天山时评丨从“数字”到“数智”,一字之变见发展大势——踔厉奋发“十五五”系列谈③
张蓓
无论是在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中提出“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更新和数智化改造”,还是在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时明确“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数智”一词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多次出现,表明在接下来的发展阶段里,“数智化”作为信息技术的演进与应用趋势,必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工业4.0时代,“智能化”是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词汇,而“数智化”可以看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融合,既包括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又具备智能化的决策和执行能力。2024年,“数智化”入选当年十大流行语,越来越多的“数字化”表述正在被“数智化”替代,一字之变反映出发展大势。
相较于“数字化”阶段的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管理,“数智化”强调数据应用的智能化水平及其创造的社会价值,是信息技术在更高维度的创新。举例来说,一块棉田的面积、历年亩产量、土壤酸碱度都可以作为数据收集起来,用于棉农积累增产经验、科研人员开展工作,这就是“数字化”的意义。而“数智化”则能通过土壤传感器、气象站和无人机航拍,实时采集棉田的温湿度、土壤墒情等环境数据,然后利用AI算法生成精准灌溉、施肥方案,让丰收更有保障。这种基于数据的智能分析和决策功能,让“数智化”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中都具有改变传统生产结构、开辟新发展赛道的潜能。
当前“数智化”在新疆的产业发展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起来,也取得了不少突破性成果。哈密的智慧矿山里,搭载“智驾”系统的无人矿卡稳定高效;双河市的养殖场里,通过数智化操控环境监测、自动投喂、视频监控等系统,实现养殖过程自动化;喀纳斯的青山绿水间,借助旅游大数据与AI技术实时预判客流动态,智能调派景区运营车辆。“数智化”在赋能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方面展现出强劲动能。
实现“数智化”需要强大算力支撑,而算力则需要充足强劲的电力,新疆恰恰在算力与电力上都具有比较优势。依托丰富且低价的绿电资源、抢抓“东数西算”机遇,新疆不仅在自身的数智化转变中大有发展空间,在国家整体“数智化”发展架构中也应当大有作为。
当然,也要清醒地看到,新疆的“数智化”之路面临人才与技术储备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产业协同效果有待提升等多重问题和挑战,但在“数智化”发展大势中,问题指示着方向,挑战意味着机遇,无论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还是重要算力基地的建设升级,新疆定会“渲染”出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