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满天山丨每个创作者都是阅读推广人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
“太高兴了!我和孩子的投稿被选上了。”10月26日,沙湾市第七小学语文教师汪银盈抑制不住喜悦。
这个秋天,她与孩子共同创作的以作家刘亮程《大地上的家乡》为主题的阅读短视频,在“书香满天山”全民阅读短视频征集活动中入选优秀作品展列。
该活动自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疆内外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创作者参与。他们用镜头记录阅读故事,让书香通过屏幕传递到天山南北。
在众多创作者中,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阿衣古丽·托乎他西的4条短视频作品,聚焦不同阅读场景与人群,其中对努尔丁书屋的深度记录尤为触动人心。“我曾多次采访书屋,这里是当地居民汲取精神养分的家园。”阿衣古丽坦言,作为一名习惯电子阅读的媒体人,反而更珍视纸质书带来的独特体验,“刷短视频时总忍不住分心,可捧着书就能完全沉浸其中。这种专注的阅读体验,带来的收获是碎片化阅读无法替代的。”
在阿衣古丽的镜头下,努尔丁书屋静静诉说着知识与信仰的力量。画面中,吐鲁番市高昌区葡萄镇的阿丽亚·买明端坐于书桌前,手中捧着鲁迅的作品,向来访者动情讲述家国情怀。
阿衣古丽对“阅读+场景”的深度挖掘,与伊犁开放大学思政教师胡逢宇的创作思路恰好同频——两人都格外注重将阅读从“纸面”延伸到“实地”,让文字与真实场景产生共鸣。
胡逢宇以《林则徐家书》为核心主题创作的短视频,背后藏着他作为思政教育者的考量。“伊宁市的林则徐纪念馆就在身边,这是把思政课从教室搬到实践中的好素材。”他认为,思政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讲解,“得让学生透过历史人物的亲笔书信,触摸到文字背后的家国情怀,这种精神力量比单纯说教更有感染力。”
平日里,胡逢宇就酷爱读历史文学与社会科学类书籍。“《平凡的世界》里,主角在困境中坚韧成长的劲儿特别打动我;《马克思传》和《全球通史》则帮我搭建起理解专业领域、看清世界的坐标体系。”如今能通过镜头把阅读感悟分享出去,胡逢宇觉得格外有意义,“能以创作者的身份参与‘书香满天山’活动,把书本里的精神力量传递给更多人,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馆员曾雪梅的投稿,为“书香满天山”注入了鲜明的创新活力——她带来一部以“阅读铸团结”为主题的AI视频。作品灵感源于自治区成立70年来的发展变迁以及阿克苏地区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创作中,她与丈夫分工协作,从筛选素材到调整画面,每一步都反复打磨,最终耗时一个月完成。“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用AI技术推广阅读,不仅拓宽传播边界,也让传统阅读以更新颖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曾雪梅说。
“如果明年还有比赛,我们一定继续参加!”汪银盈满怀期待地说。她已经开始构思新的拍摄计划,希望将更多扎根新疆土壤的文学作品通过镜头呈现给观众。这份热忱,正是“书香满天山”活动生命力的生动注脚,诠释着新时代下的阅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