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脉・阿勒泰》:毛皮滑雪舞进“荷花奖”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高芳
舞台远景,一个个如古老岩画中走出的白色“雪人”正用各种姿态从起伏的群山上滑雪。近景中,一位工匠正在制作毛皮滑雪板。随着音乐响起,姑娘小伙们用雪板做道具,在“黑走马”的欢快节奏中,将舞台变成阿勒泰的冰天雪地,热烈奔放的舞蹈演绎出一场雪地狂欢……

群舞《雪脉・阿勒泰》在第十五届“荷花奖”评选中精彩亮相。(演出方供图)
10月30日,由阿勒泰地区歌舞团与吉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联合打造的群舞《雪脉・阿勒泰》在第十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评选中精彩亮相,作品以阿勒泰千年冰雪文化为内核,将古老毛皮滑雪元素与舞蹈艺术深度融合,成为参赛舞蹈中极具文化辨识度的亮点作品。
谈及创作初心,《雪脉・阿勒泰》编导叶斯波力・多力得肯说:“新疆是公认的歌舞之乡,阿勒泰更坐拥深厚的冰雪文化资源,二者的碰撞便是我们创作的核心灵感。”他表示,此次参赛不仅是作品的展示,更让团队通过观摩其他优秀作品的独特创意,对舞蹈艺术的创新表达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坚实的文化根基。随着上万年前滑雪狩猎岩画的挖掘取证,新疆阿勒泰被国际公认为 “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这一古老文化瑰宝得以重现世间。《雪脉・阿勒泰》紧扣这一背景,一方面将古阿勒泰人的滑雪生存技能与当今盛行的群众滑雪运动进行纵向串联,勾连起冰雪文化的历史脉络;另一方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毛皮滑雪板制作技艺”巧妙转化为舞台视觉元素,让非遗技艺在舞蹈中“活”了起来。

群舞《雪脉・阿勒泰》在第十五届“荷花奖”评选中精彩亮相。(演出方供图)
在艺术呈现上,作品创新性地将滑雪动态与新疆民族舞蹈风格相融合,既展现了流传万年的滑雪运动魅力,又传递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舞台上,新时代的光影映照出“远古的墙”,岩画中滑雪的身影伴着踏雪之声缓缓再现,最终铺展出全民滑雪的热闹场景,生动呈现出冰雪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兴盛。
《雪脉・阿勒泰》的亮相,不仅为 “荷花奖” 带来了独特的冰雪气息,更以舞蹈语言诠释了“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一深刻内涵,让阿勒泰的冰雪荣光通过艺术的桥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