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丨扎根且末的丫头子医生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杜建辉
“那个瘦瘦的丫头子医生在吗?我找她看病。”8月23日,且末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护士站,一位维吾尔族老奶奶颤巍巍地询问。护士笑着指向走廊尽头:“宁贵菊主任在里面接诊呢。”
这个被患者亲切称为瘦瘦的“丫头子”的医生,已在且末县扎根16年。2009年秋,从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甘肃姑娘宁贵菊,背着近百本专业书籍挤上开往且末的大巴车。“当时就怕没书看学不到东西。”宁贵菊回忆说。
8月23日,且末县人民医院内二科主任宁贵菊(右一)在给实习医生分析讲解病例。李映江 摄
且末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是新疆离首府最远的县城之一。当年的且末,交通闭塞,医疗资源匮乏。“大学生能招来不容易,能留下来更需要天大的勇气。”且末县人民医院老院长的话,宁贵菊一直记在心里。
刚入职时,患者见宁贵菊年轻瘦小,总绕开她去找老医生。有次她主动询问一位大叔病情,对方摆摆手:“小丫头懂啥,我等王医生给我看病。”那句话让她心里发酸,却也让她暗下决心,“一定要用实力让大家信得过我。”
2009年10月一天,65岁的阿布都热合曼・艾力从上级医院转回内二科,他是终末期心衰患者,宁贵菊白天守在病床边观察尿量、血压,晚上埋在书本里,比对病例调整治疗方案。3个月后,老人能下床走路;半年后,能到院子里晒太阳;再后来,她成了老人嘴里“比亲闺女还亲”的丫头。
2010 年冬天,新疆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班的名额,落到了入职不到一年的宁贵菊身上。“前面好多医生出去培训后,不是留在大医院,就是辞职不干了。你们医院真的很大胆,不怕你被挖走吗?”培训老师满脸疑惑地对宁贵菊说。大城市医院抛来的橄榄枝确实诱人,但她总想起医院领导的叮嘱:“小宁,且末需要能扎根的好医生。”培训结束,她带着厚厚的学习笔记回到且末。“大城市不缺我一个,但且末的乡亲们需要我。”她说。
工作中,宁贵菊也有脾气“火爆”的时候。2014年夏天的一天,体重超标的热合曼・玉苏普因糖尿病住院,宁贵菊为他开了胰岛素。可热合曼听信“打胰岛素会上瘾”的传言,竟把她开的胰岛素从二楼窗户扔了出去。“你现在血糖这么高,胰岛素是控制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关键,今天这药必须得用,不是我逼你,是你的身体等不起!”她的吼声在走廊里回荡,“我们是医生,能害你吗?”这场争执后,热合曼乖乖用药,出院时紧紧握住宁贵菊的手说:“丫头,你吼得对,谢谢!”
“主任,您‘儿子’来找您了!”采访过程中,一名护士站在办公室门口对宁贵菊说。她连忙从抽屉里拿出一袋小食品,笑着说:“‘儿子’最喜欢吃炸鸡,可我没料到他今天会来。”
她口中的“儿子”是8岁的艾则麦提江·艾萨,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2019年10月的一天,他因低血糖昏迷入院,宁贵菊立刻将他抱去抢救,之后便将他留在内二科治疗。“大家对他都特别上心,每隔半小时都会去给他监测血糖、观察身体状况。住院期间,我常给他带些合口味的食物,久而久之,这孩子成了我们科室的‘团宠’,他见到我就叫‘妈妈’。”说起这些,宁贵菊脸上满是幸福。
在同事眼里,宁贵菊工作中严谨,对患者有耐心。下班后,她又会拉着同事吃烤包子,听她们讲家里琐事。
如今的且末县人民医院,早已不是当年模样。新医疗设备搬进诊室,许多年轻医生像宁贵菊这样扎根大漠快速成长,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在家门口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