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城”青年捐献造血干细胞 为生命“加油”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于熙报道)4月22日,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内,经过5个多小时的采集,卢君(化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宝贵的“生命种子”,将在当天紧急送往四川一家医院,救治一名2岁多的血液病女童。
4月22日,自治区人道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曼苏尔·纳曼(左)探望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卢君。杜桂君摄
“采集过程没那么难熬,就像一次长时间的献血。”卢君说,虽然自己的两只胳膊有点酸胀,但捐献能拯救一个生命,这点代价不算什么。
35岁的卢君是克拉玛依市一家油田公司的员工。2017年,在一次公益活动中,他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当即留取血样,注册登记成为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前不久,卢君接到新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你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疆外血液病患儿初配成功,愿不愿意做进一步高分辨配型?”
“捐献造血干细胞疼吗?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吗?会有什么后遗症吗?”和很多人一样,卢君的脑中冒出许多疑问。工作人员给卢君科普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方面的知识,他了解到现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可以通过分离捐献者血液里的干细胞来实现,每次只需采集150到200毫升,比献一次血的量还少,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茫茫人海,两个素不相识之人的血型能够匹配成功,是奇迹,更是缘分。卢君知道千里之外有个患儿在焦急地等待他的回复。在与父母和妻子商量得到支持后,他坚定地回复:“我愿意捐献。”随后,卢君积极调整作息、规律饮食,并且加强锻炼,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成功采集后,成为新疆第20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自治区人道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曼苏尔·纳曼介绍,今年以来,在各级红十字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区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200例。今后,还将在宣传普及、优化服务、部门合作等方面开拓创新,不断为我区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据了解,从全国范围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的需求大于供给。曼苏尔·纳曼说:“中华骨髓库里的志愿者数量越大,患者配型成功率就越大,希望更多爱心人士加入中华骨髓库。”
如何加入中华骨髓库?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没有传染病,符合无偿献血条件的居民,都可以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居民在无偿献血点向工作人员提出申请,只需留取几毫升血样,就可以完成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