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春灌“三重奏”保粮食丰收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康颢严
春回大地,2025年新疆春季灌溉工作全面铺开,天山南北的农田里,汩汩清流顺着密网般的渠系奔腾入田。截至4月10日,全疆农业累计供水40.60亿立方米,灌溉2923.67万亩次。
面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挑战,新疆水利系统以现代化水网建设为根基、以高效节水为关键、以精准调配为保障,奏响春灌“三重奏”,为全年粮食稳产丰产筑牢“水基石”。
现代水网筑根基
4月的英吉沙县,青色麦浪迎风起伏,此时正值小麦拔节孕穗的黄金期,各乡镇正有序推进第二轮春灌作业。“第一轮及时春灌让小麦长势很好,现在苗喝饱水,6月中旬就能收割,今年的收成很有盼头。”苏盖提乡阿其马艾日克(6)村的村民们聚在田间,看着畅通的水流如此议论道。
英吉沙县25.2万亩小麦喝上“解渴水”,离不开上游提前10个月实现下闸蓄水的库尔干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1.24亿立方米的库尔干水利枢纽工程,今年3月首次开闸放水,第一轮春灌就向库山河下游阿克陶县、英吉沙县等地供水130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下游灌区缺水矛盾。
而在叶尔羌河流域,被誉为“新疆三峡”的阿尔塔什水利枢纽蓄水量已达18.73亿立方米,今年春灌计划向叶尔羌河灌区供水15.69亿立方米,覆盖下游13个县市超千万亩农田,惠及240万群众。
今春以来,随着库尔干水利枢纽、乌斯通沟水库等南北疆4座重点水利工程顺利下闸蓄水,叠加2024年6座试点水库清淤工程累计排沙9725万立方米成效,现代化水网“疏脉强身”建设效益显著。据自治区水利厅最新监测数据,截至4月10日,全区水库蓄水量达140.42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多蓄4.72亿立方米;春灌期间累计向灌区供水47.7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供水达40.60亿立方米,为春耕生产注入强劲动能。
3月期间,喀什地区麦田已完成第一轮春灌工作。自治区水利厅供图
高效节水润农田
4月中旬,北疆天气持续回暖,春灌工作正逐步开展。在吉木萨尔县庆阳湖乡双河村,一条条滴灌带将水肥精准输送到绿意盎然的麦苗根部。这里的大首部微灌系统,通过智能决策控制系统实现自动除沙、灌水及施肥等一体化操作,提高灌溉效率、减少用水量。种植户马志林表示,去年冬小麦亩产达600余公斤,“今年有了好开端,收成肯定也差不了。”
春灌之前,吉木萨尔县水利局制定详细精准的灌溉用水计划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灌区内的渠道、闸门、泵站等水利设施、节水工程进行全面检修和维护,确保从河道“主动脉”到田间地头“毛细血管”的正常运行,保障全县近50万亩耕地的春季灌溉。
为全力保障春灌供水,各地水利部门提前开展渠系“体检”,开展隐患排查、清淤加固,持续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有效提升渠系输配水能力,减少渠道渗漏损失,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持续提升。
目前,阿勒泰地区完成干支斗渠清淤约2000公里,渠系输水畅通高效;伽师县克孜河南岸总干渠项目竣工并实现通水,提升全县242.63万亩耕地的灌溉效率;尉犁县累计投入3600万元推进的博斯腾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提高灌溉保证率……条条渠系上,工程性节水与管理性节水双轮驱动,将春灌“及时水”更高效、更精准地送达田间。
精准调配保丰收
4月14日,沙湾市灌区通过“智慧水利”平台发出需水诉求:“百亩麦田亟需引水灌溉”。玛纳斯河流域水利管理中心接到信息后,迅速调整正在进行的骨干工程维修工作,当天,“开闸,放水”的调度指令就下达至渠首,涓涓清流沿着斗渠奔向麦田。“通过优化水资源调度管理,确保灌溉优先、春修不误。”玛纳斯河水管中心主任李陶表示,中心依托流域统一调度平台,在春灌期间动态调整水利工程维修时序,按需供水精准护航每一亩田地。
4月中旬,玛纳斯河流域水利管理中心开闸放水灌溉麦田。自治区水利厅供图
灌溉用水动态调整、精准调配的场景,在天山南北已经成为常态。
3月以来,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加快推进综合业务平台升级工作,以数字赋能综合监管、水量调度、防汛抗旱等六大业务专题,为“九源一干”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信息化支撑。旬报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塔里木河流域“九源一干”累计供水38.56亿立方米,完成全年供水计划的15.8%,比去年同期多供2.44亿立方米;累计灌溉2453.45万亩次,比去年同期多灌364.89万亩次。
春灌一滴水,秋收万担粮。从阿尔泰山麓到塔里木河畔,纵横交织的现代化水网、深入田间的节水改造、科学精细的调配体系,正勾勒出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广袤田地里,嫩绿苗株与碧波流水交相辉映,孕育着又一年丰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