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号”大篷车驶入小白杨哨所 共筑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郭玲报道)在巴尔鲁克山下,享誉全国的小白杨哨所不仅将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具象化,更是国家安全教育的生动课堂。4月19日,“国安号”大篷车缓缓驶入裕民县小白杨哨所,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在这里展开,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参与。
4月19日,“国安号”大篷车缓缓驶入裕民县小白杨哨所,民兵观看视频。黄海博 摄
活动现场,“国安号”大篷车宛如一座移动的国家安全知识宝库,主题展板有序排列,内容丰富详实,涵盖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的国家安全知识。讲解员王月站在展板前,声情并茂地为大家讲解什么是国家安全,以及作为普通民众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她的讲解深入浅出,将原本抽象的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话语,让每一位听众都能轻松理解。
听完讲解,山东游客张军感触颇深。他说,自己从小在军营长大,父亲曾是一名边防军人,对边防哨所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次在小白杨哨所偶遇“国安号”大篷车边境行活动,让他收获颇丰。“以前,我总以为国家安全就是抓间谍,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才知道国家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和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张军激动地说,为了祖国更加富强,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到保护国家安全的行动中来。
4月19日,在活动现场,新疆科技馆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机器狗的表演吸引游客驻足观看。黄海博 摄
孙龙珍民兵班的战士们参与了这场活动,班长温童瑶说,活动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小白杨哨所“扎根边疆、保卫边疆”的精神内涵,将国家安全意识深深植入这片热土。1962年,塔斯提边防连的官兵们用双手在荒山野岭上建起第一批营房;1982年,战士们克服恶劣条件种活第一棵小白杨。如今,这棵象征着坚守与奉献的小白杨已成长为参天大树,而“国安号”大篷车的到来,则让这份坚守与奉献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激励着一代代人继续守护祖国的边疆与安全。
温童瑶介绍,她们在日常巡逻中,不仅时刻警惕着边境的异常情况,还格外关注生态环境,防止非法破坏行为。她们深知,自己的工作不仅是保卫边境安宁,更是守护国家整体安全的重要一环。
“我们既是守护者,也是传播者。我们定会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忠诚。”战士姜丰坚定地说。
除了主题展板讲解,新疆科技馆还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车载展品展示区里,各种高科技展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机器狗的精彩表演更是将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灵活可爱的机器狗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新疆科技馆工作人员刘建伟表示,此次,新疆科技馆“科技之春”科普基层行活动与“国安号”大篷车一起来到小白杨哨所,想让大家感受科技在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国安号”大篷车将科技与国家安全教育紧密结合,为活动注入新活力。
随着夕阳西下,小白杨哨所的活动圆满结束。然而,“国安号”大篷车的脚步并未停歇,它带着国家安全的使命,继续驶向下一站。这辆涂装着安全之盾与慕士塔格峰图案的“国安号”大篷车,3月启程,经过阿克苏、喀什、克州、和田、伊犁、博州等地,一路行来,传播着同一个信念:国家安全不是遥远的抽象概念,而是与每个边疆儿女息息相关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