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布局,哈密瓜实现全年“吃瓜自由”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通讯员 郭子毅
4月14日,走进哈密市伊州区南湖乡红山村,一排排镀锌钢管搭建的薄膜大棚骨架在田间延伸,200多名工人忙着焊接加固。预计“五一”前,首期504亩大棚将建设完毕。
红山村是哈密市哈密瓜核心产区之一,正在建设的哈密市千亩双季哈密瓜种植基地,由哈密市农牧业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建设运营。基地总面积1004亩,分两期建设,总投资3500万元。
4月13日,哈密市哈密瓜鲜果产业链平台在伊州区南湖乡新建的试验大棚投入运行。郭子毅摄
“基地建设和育苗工作同步实施,建好后立即移栽瓜苗,今年可实现两季种植。”哈密市农牧业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投资运营部副部长杨健说,基地是该公司与哈密市哈密瓜鲜果产业链平台联动建设的哈密瓜产业链融合发展项目,通过引入智慧农业管理系统,精准调控水肥气温,使水资源利用率跃升58.7%,同时,能大幅提升土地利用率,产量比传统大田种植提高两倍。
“设施农业与智慧农业相互配合,我们可精准监测土壤水分指标,实现精准化、标准化种植,确保双季哈密瓜的产量和质量。”哈密市哈密瓜鲜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示范部总监张国东说,千亩双季哈密瓜种植基地建成后,将改写哈密瓜产业周期,保障春秋两季哈密瓜连续种植,供货周期延长60天以上。
4月13日,在哈密市哈密瓜鲜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千亩双季哈密瓜种植基地,工人正在搭建大棚。郭子毅摄
建设双季哈密瓜种植基地,是哈密市打造优质哈密瓜全年稳定供应保障体系、推动实现哈密瓜“优品稳供365”目标的措施之一。
2024年以来,哈密市哈密瓜鲜果产业链平台联合疆内外企业,由平台所属企业哈密瓜鲜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牵头实施,将哈密瓜生产基地建设向海南、云南等冬春农作物生产优势区域延伸,通过“候鸟式”种植实现南北接力,确保每月都有新鲜哈密瓜走向全国市场。
为确保全国各地种植基地的哈密瓜品质,哈密瓜鲜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着力推广标准化种植模式,采用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等智慧农业技术,精选适应各地气候条件的良种,破解哈密瓜种植推广中的地域和气候限制,在甘肃、河南、山东、江苏等10多个甜瓜主产区建立夏秋季种植基地,从北向南,接力轮作,实现了哈密瓜每年4—5茬的连续性生产。在全国范围内,源自哈密的哈密瓜种植业正从“看天吃饭”变为“知天而作”,实现了全天候、全要素、全链条生产。
今年3月下旬,在“2025海南国际热带水果产业博览会暨全国春季农产品交易会·首届全球果业新品种成果转化大会——西甜瓜专场大会”上,中国标准化协会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了《哈密瓜质量分级》团体标准。该标准从种植过程、外观、糖度、重量等多个维度,制定了细致的分级指标,填补了哈密瓜分级标准空白,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种植基地进行哈密瓜品质认证提供了前提条件。
《哈密瓜质量分级》团体标准的发布,标志着哈密瓜产业构建起完善的“标准+认证+服务+品牌”生产销售体系,为哈密瓜全年稳定上市奠定了基础。哈密瓜鲜果产业链平台标准认证中心负责人袁征说:“这一标准的实施,是哈密瓜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产业迈向标准化、精细化的新阶段。目前,哈密瓜标准认证中心海南乐东分拣中心、哈密瓜鲜果产业链服务平台暨品牌流量推广华南营销中心已投入运营,将借助海南、云南、广东的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全国物流网络,加速推进哈密瓜的全国化生产销售和品牌形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