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个好地方丨杏林深处,南疆小村“颜值经济”变现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小宓
4月中旬,是乌什县奥特贝希乡巴什阿克玛村一年中颜值最高、最热闹的季节。该村因杏花而得名“杏花村”,目前村里有578户人家,几乎家家都种植杏树。杏花盛开的季节,村民们因杏花而忙碌、喜悦。
4月13日一早,村里已经热闹起来,“杏韵巳年·相约泉城”阿克苏地区2025年春季文旅消费季暨乌什县第十一届杏花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正在这里举行。村口的停车场停满车辆,除了阿克苏本地牌照,还能看到乌鲁木齐、昌吉,甚至重庆等疆外牌照的车辆。
停车场不远处就是村民们自制“花车”的发车点。小毛驴身上披着喜庆的红色毯子,马车上挂着色彩鲜艳的艾德莱斯绸、塑料花,一辆辆马车、毛驴车变身“花车”,等候游客的到来。
赫力·萨吾提家就在巴什阿克玛村,他已经连续两年在杏花文旅活动期间负责赶车。今年他和家人早早就开始装扮马车,“家家的车都漂亮得很,我们也把毯子拿出来铺上,花挂起来了。”
4月12日杏花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开幕当天,赫力收入了950元。
随着来参加活动的游客增多,今年不仅是巴什阿克玛村村民,周边乡镇的村民也被吸引来参加,现场有50辆“花车”载着游客穿行在杏花林中。
村里从3月底就开始忙碌起来。村民们忙着打扫庭院,准备杏干、杏仁等特产,筹备在文旅活动期间售卖快餐小吃。
今年,当地为农牧民免费提供了115个售卖特色产品、美食等摊位,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拉动了当地乡村经济。“每年活动结束后挣了多少钱都能看到,所以群众参与积极性越来越高。今年杏花还没开,就有人来打听杏花文旅活动什么时候举办,在活动期间摆摊怎样报名。”奥特贝希乡副乡长罕柯孜·图尔荪说,乡里也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进来。
和赫力同村的古丽巴哈尔·吾甫尔,今年是首次在杏花文旅活动期间摆摊。看着邻居们踊跃报名,开过“三凉”店的她也心动了。她和家里其他4名女性亲戚一起,从4月初就开始筹划摆摊时都卖什么。最终决定卖“三凉”、玉米、水果、杏干、杏仁和矿泉水。
4月12日,因为在家煮玉米,古丽巴哈尔和亲戚来得有点晚,但中午1个小时依然卖了200多份“三凉”。4月13日大家早早就出摊了。“等忙过了饭点,我们轮流看摊,也去其他摊位逛逛。”古丽巴哈尔一边切凉粉一边说。她的女儿前一天已经看好了“杏影绰约处·美发美甲共添妆”国风变美体验活动,等着和妈妈、姐姐一起化妆后拍照。
阿布都赛买提·艾山家也在巴什阿克玛村,从4月初开始,他比种植户还关心天气,经常和家人念叨“那几天下不下雨,刮不刮风”。阿布都赛买提是杏花文化旅游活动期间的老摊主了。连续3年,他每年都会挑2峰骆驼供游客骑乘,骑一圈10元,12日1天收入就超过1000元。
性格爽朗的阿布都赛买提热情地帮骑骆驼的游客拍照,鼓励胆小的小朋友和骆驼合影,还向游客发出邀约:“7月份来我们家吃杏子,甜得很。”
除了巴什阿克玛村的村民,活动现场也吸引了周边乡镇的企业、个人来参展销售。麦麦提·凯尤木从乌什县阿合雅镇赶来,带来了不同口味的酸奶。“昨天这种大杯的酸奶很受欢迎,带的120杯全都卖掉了,今天带了更多酸奶过来。”麦麦提说。
围绕杏花,今年乌什县推出了17项文旅主题活动,4月12日当天,杏花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参与游客和群众达1.5万余人,带动临时就业人员350余人,巴什阿克玛村村民直接收入22.53万元,平均每个摊位日收入在1500元到2000元。
乌什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乔琦说:“以杏花为媒,我们聚焦‘农文旅体’产业融合,将杏花的‘颜值经济’变成旅游红利,更好地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赏花踏青的需求,同时助力农牧民增收。”
一片片杏花林,记录着游客们的欢笑,也承载着村民们的致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