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系列报道《吐鲁番葡萄节水灌溉能生金》之一:破除制约 打造新时代“坎儿井”
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讯(记者 李典 谭海磊 吐鲁番市台):干旱的吐鲁番是天山脚下著名的“葡萄之乡”,这座“火洲”的地下灌溉系统——坎儿井久负盛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节水,拧紧水龙头的事,是个等不得、拖不了的当务之急”。吐鲁番市不断发扬坎儿井精神,大力推广葡萄节水灌溉,高效利用水资源,打造新时代“坎儿井”。
在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新城片区夏勒克村的葡萄地里,葡萄藤刚刚长出嫩叶,再过10天就可以浇头遍水了。这两天,穆合塔尔·热合曼正在检查地里的微喷灌设施。
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新城片区夏勒克村村民 穆合塔尔·热合曼:管子里面堵的地方有没有,有窟窿的地方有没有,我们一边修一边看。
在吐鲁番,节水是关乎生存发展的根本。这里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6.4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作为当地的经济命脉,2022年之前,农业用水占了全市用水总量的84%。
吐鲁番市水利局党组书记 副局长 孜拉吾东·加拉力丁:长期以来农业用水挤占工业,包括生态的一部分水,也被农业所占。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目标,区域之间合理调配水资源为主要抓手,我们提出来了一个优先发展节水农业的思路。
新疆广播电视台记者 李典:在如今吐鲁番的葡萄地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条一条黑色管道整齐地排列在葡萄架底下,就是这几年吐鲁番推广的新时代“坎儿井”,它的名字叫做“葡萄节水微喷灌溉系统”。在农田的另一端,我们可以看到原来使用的水渠渠道,只是从里面的痕迹,我们可以看出它已经很久没有水流动过了。这些水压到微喷系统里面,然后浇到每一条葡萄沟里,这些方式直接改变了当地葡萄种植户的浇水方式。
2023年,吐鲁番葡萄高效节水项目一期开始建设,根据地形水源的不同,实施了大河水自压系统、混灌系统、纯井灌系统3种模式的高效节水工程,投资2.79亿元,建成高效节水面积25.69万亩,铺设地埋干管及分干管1600公里、微喷带7.1万公里。
吐鲁番市高昌区水利局副局长 依沙克·胡吉:90毫米软带跟葡萄沟平行进去以后,在合理的位置横向布置,连接了我们葡萄沟里面的2根32毫米软带,每个区域有5个斜孔,斜着排列的,5个孔30公分以后再来5个斜孔。为啥要安排斜孔,避免孔堵死,我们微喷软带的喷水量是比漫灌要少好多,但是比滴灌要多一点。
穆合塔尔·热合曼的葡萄地就在一期建设的范围之内,改造前后,1亩地1年省出了近200立方米水。
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新城片区夏勒克村村民 穆合塔尔·热合曼:以前的时候,1亩地(浇)1个小时,7亩地,我们三四个人一起浇。现在我就一个人,40分钟就好了,7亩地的话,节省500元到800元。
一根根喷灌管如同大地的毛细血管,将水分精准送达葡萄根部,实现了“定制化”灌溉。在吐鲁番市高昌区红星片区葡萄节水智慧灌溉示范区,小小的控制室成为了葡萄园的“智慧大脑”,技术员在电脑和手机上一键就可以控制2000亩葡萄地的浇水、施肥。
吐鲁番市高昌区红星片区葡萄节水智慧灌溉示范区技术员 阿力木·买买提:总共有262个阀门,现在1号球阀状态是开的,我从这边可以操作关掉,手机上也可以操作,这里面整个是一体化。
示范区采用先进的田间智能灌溉阀和气象站系统,实现灌溉水量和施肥的精准控制,同时利用太阳能和无线传输技术,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和气象数据。
吐鲁番市高昌区水利局副局长 依沙克·胡吉:两个人完全可以管理这2000亩地的整个灌溉施肥过程。
吐鲁番市计划用三年时间分三期实施63.86万亩葡萄高效节水工程,一期项目已于2024年完成,二期项目即将投入运行。微喷灌较大水漫灌亩均节水203立方米,节水率22.31%。2024年下半年,吐鲁番市地下水位同比2023年下半年上升0.32米,取得明显成效。
吐鲁番市水利局党组书记 副局长 孜拉吾东·加拉力丁:今年9月底,基本达到三年项目的全面收官。全部实施完以后,将给我们节省田间净节水量是1.3亿立方米,可以保证工业发展所需的水资源用水方向。传承了我们坎儿井精神,同时让它在新时代,发挥它更加辉煌的一个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