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千年尼雅见证丝路繁华
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讯(记者 艾博文 和田台 宋俞霖 杨祝 阿巴拜科日):尼雅遗址位于民丰县城以北100多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国家一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就在这里发现。今天的“文化中国行”就让我们走进千年尼雅,感受千年丝路的繁华与文化之美。
根据考古发现并结合文献,尼雅遗址是史书所记汉代丝绸之路南道重要绿洲城邦——“精绝国”故地,归属汉晋王朝管辖,最终废弃于4世纪末5世纪初。遗址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
和田地区博物馆副馆长 艾再孜·阿不都热西提:我们现在来的这个就是尼雅河,因为现在是淡季,所以它这个水已经流不到尼雅了,但是这个整体的地貌环境,你可以想象,当时尼雅遗址也就是大概就这样的环境,当时也有一定的路、还有民居,基本上就是这样。
尼雅遗址是塔里木盆地南缘现存规模最大的聚落遗址群,有房屋宅院、佛塔、寺院、城址、作坊、田地、墓地、果园等遗迹百余处,清理出大量的建筑构件、汉文、怯卢文简牍文书、佛教壁画、钱币、陶器、木器以及工艺品。这里出土的国宝级的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不仅是汉代织锦工艺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国古代文明与信仰的见证。
和田地区博物馆副馆长 艾再孜·阿不都热西提:(尼雅遗址)相对来说比较完善,保存也比较完好。尤其是从中原传过来的丝绸、铜镜,包括五铢钱,还有当地很多的这些汉文的文书。也有从西边传过来的,比如说玻璃器之类的。尼雅(遗址)一直是个多元文化真正的荟萃之地。
新疆广播电视台记者 艾博文:如今经过考古学家的发掘,古老的尼雅遗址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让世人得以看见丝路遗珍重放光彩。在和田地区博物馆,就珍藏着一些从尼雅遗址发掘的文物。
和田地区博物馆讲解员 苏比努尔·买买提明:中间这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就是于1995年在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沙漠里面出土。我们馆内有一件1:1的一个复制品,现在我们进去一起看一下。“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是用五色锦织成,是汉晋时期,由东汉皇帝赏赐给精绝王的。它上面的五星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中国指的是中原王朝,它也是见证了当时中原与西域有着紧密的联系。
和田地区博物馆收藏了不同时期的大量丝织品。其中1999年出土于尼雅遗址的“元和元年”锦囊同为五色锦,上有“元和元年”四字。“元和元年”即东汉章帝年号,也就是公元84年,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有汉代纪年的织锦。和田地区博物馆的常设展览中,包括“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和田历史文化展”“汉晋子民——尼雅遗址专题展”。展览利用现代技术,通过微缩景观、全息影像等方式,让观众穿越时空,领略历史变迁、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上海游客 袁紫秋:通过丰富的图文信息还有视频信息,勾起了我对这段历史的无限向往和探究的心情。我觉得新疆除了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有浓厚的人文气息,非常值得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