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实现第2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于熙报道)4月11日,在自治区人民医院,王忠(化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新疆第2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您不仅给了我重生的机会,更让我相信,这世间最珍贵的情谊可以跨越山河,无关血缘。”听着受捐者写来的感谢信,想着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将被紧急送往上海救治一名血液病患者,王忠感觉自己的捐献很有价值。
90后的王忠,是一名来自博湖县的人民警察。2023年,该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到王忠所在的单位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时,王忠毫不犹豫伸出胳膊留下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当时很多人都记得他说:“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救人性命,做这种善事有啥可犹豫的?”
前不久,新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知王忠,他留存的血样与上海一名患者配型成功。“消息来得很突然,但再突然我也愿意捐献!”王忠说,这是为患者传递生命希望的重要时刻。
4月11日,在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阿不都热依木·玉苏甫(左三)看望新疆第2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周英摄
4月11日捐献当天,新疆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阿不都热依木·玉苏甫到医院看望王忠,并为他颁发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
过去,由于技术限制,需要给捐献者做骨髓穿刺手术才能采集骨髓里的干细胞。如今,绝大部分造血干细胞采集可以通过分离捐献者血液里的干细胞来实现,每次只需采集150到200毫升。
2008年,新疆实现第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历史性突破。如今,十几年的生命接力背后,离不开5.4万名中华骨髓库新疆分库志愿者的时刻准备,他们守护生命的温暖故事,引导和激励了新疆各地的爱心人士参与到这项爱心事业中来。
据了解,临床中,很多患者依靠自己的亲属来移植造血干细胞,但仍然有患者需要寻找非血缘关系的捐献者,向中华骨髓库提出配型需求。相比亟待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挽救生命的患者群体,目前新疆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数量还远远不够。
“200例,又是一个新的起点。”阿不都热依木呼吁,希望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捐献者队伍中,为血液病患者奉献“生命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