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观察丨自治区“六重清单”为何如此之重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李杨
3月底,自治区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其中一项议程是研究《2025年自治区“六重清单”》。“六重清单”是什么?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什么意义?怎样推动清单落实落地?
“六重清单”为全年划重点
“六重清单”是指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点产业、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和重点要素六方面清单。从2021年起,新疆开始编制实施“六重清单”。在2021年至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六重清单”一词每年都会出现,可见这项工作意义之重大。
首先,来看清单的构成与核心任务。
重大项目——项目建设是扩投资、稳增长的关键举措,是新疆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也是调结构、稳增长、促就业的“主引擎”。3月22日,2025年全疆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此次集中开工的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实施芳烃装置扩能和原料配套改造工程、国家能源集团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中国绿发新疆华美胜地文旅项目等,正是新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实干剪影。活动中还透露:2025年全疆计划实施投资规模500万元以上项目1.24万个,总投资6.23万亿元,年计划投资增速10%以上。重大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4300多个,预计一季度投资增速15%以上。新疆紧紧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为全年经济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扎实基础。
重大平台——以打造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为目标,依托现有平台优势,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辐射带动力强的创新开放新高地。
重点产业——聚焦“十大产业集群”,通过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例如,去年冬天起,扎实开展“投资暖冬”专项行动,包括风电加力开发、煤矿加速开工、绿矿加快投产等15项具体行动。
重大改革——推进战略性、创造性、引领性改革攻坚行动,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近期发布的《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5年工作要点》中明确,今年,新疆围绕打造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十张网”、高标准建设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等13项改革全力攻坚,率先突破,力争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牵引带动各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
重大政策——强化政策支撑作用,例如推动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在新疆落地见效,加力提效实施财政政策,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落实好“两新”政策,加大财税政策和金融支持力度等。
重点要素——用好自治区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区地县三级联动调度机制,全面保障项目资金、用地、用林、用能等要素需求。
“六重”的轮子要一起转
落实“六重清单”是一项系统工程。锚定同一个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六重”的轮子要一起转、飞快转,才能实现纲举目张、精准落实。
以重大项目为龙头:以投资体量大、带动性强的项目为抓手,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更多有效投资,拉动区域经济增量。
以重大平台为载体:依托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众多国家级重点开放平台,整合政策优势和产业资源,提升区域辐射力与创新效能。
以重点产业为根基:围绕“十大产业集群”建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经济韧性。
以重大改革为牵引:通过制度性突破,破除发展瓶颈,释放市场活力。
以重大政策为支撑:配套财税、金融等激励政策,引导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形成可持续的投入机制。
以重点要素为保障:统筹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通过精准匹配,破解项目落地梗阻。
推动清单落实落地
“六重清单”是全疆落实全年任务的重要载体、是贯穿全年工作的重要抓手。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各地各部门要不断加大攻坚推进的决心和力度,发挥好“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加强调度督促,形成“大抓项目”的攻坚氛围。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项目一线,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做好项目立项、审批、建设、运营等全周期服务。
要建立“周周有进度、月月有进展”的督办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能早则早、能快则快。要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强化用地、用能、用工等要素支持,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一步树立正确政绩观,坚决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