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丨马合苏提别克:保住牲畜 就保住了牧民收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郭玲 实习记者 刘旦
4月8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草原,马合苏提别克·巴勒哈孜已经背着药箱走进牧民的牲畜圈,开始了一天紧张的春季动物防疫工作。正值动物疫病高发季节,马合苏提别克每天从早到晚忙碌不停,只为确保牧民牲畜都能及时接种疫苗。
有人问马合苏提别克为什么不趁着年轻,出去闯一闯。他说:“牧区需要年轻人,看着牧民们的牲畜健康成长,我觉得很值。”
马合苏提别克给牛治病。本人供图
36岁的马合苏提别克是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的一名村级防疫员,已经在牧区工作了14年。“从小就喜欢这个专业,2011年从阿勒泰地区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我就回到了牧区。”马合苏提别克说。2023年,他在自治区家畜繁殖员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选择。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他还积极推广家庭牧场科学养殖模式,帮助养殖户每年平均增收15%。
“刚开始工作时,心里很忐忑,因为牛、羊不会说话,只能通过观察它们的症状、行为来确定治疗方案。”回想起刚毕业时的情景,马合苏提别克感慨万千。工作条件艰苦,头四年里,他全靠一辆摩托车往返各个牧区。到寒冬时节,哈巴河县的气温会降至零下40摄氏度,摩托车在厚厚的积雪中难以行进。有时会有牧民骑马前来接应,但更多时候,他只能徒步穿越茫茫雪原,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往牧民家中。最难忘的是父亲那件手工缝制的牛皮大衣,陪伴他抵御刺骨寒风,见证了他奔走在乡村牧场的每一个日日夜夜。
出诊时间、治疗方案……马合苏提别克工作以来,每次出诊除了药箱,他还随身携带一个本子,记录每次出诊信息,以此来一次次改进治疗方案。
马合苏提别克给牛接种疫苗。本人供图
正是这种每次都总结经验的工作方式,马合苏提别克成为了治疗马肠梗阻的能手,从最初的药物保守治疗发展到手术治疗,治愈率从30%增长到了90%。要知道,一匹马的价值对于有的牧民家庭来说相当于一年的收入,马能保持健康,就等于保住了家庭收入。
经过14年积累,让他的兽医诊治经验十分丰富,但他仍保持学习热情和动力,不断学习畜牧新技术和养殖新模式,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他穿着工作服,带着医疗箱,穿梭在各个村落、乡村田野和牧区之间。他操作规范、部位精准、动作熟练,高质量完成畜禽防疫任务,让养殖户心里感到很踏实。
“马合苏提别克医生总是随叫随到,让家里生病的牛羊恢复健康,很感谢他一直以来的付出。”加依勒玛乡加依勒玛村村民张荣德说。
除了防疫工作,马合苏提别克还负责育种、各种疾病治疗、各类手术、奶牛B超验胎等多项工作,年均行程超5000公里,为养殖户提供24小时“随叫随到”疫病诊治服务,累计治愈牛羊等牲畜2万余头(只),记录病例5000余例,精准提升牛羊布病等疫病防控效率,为哈巴河县连续5年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作出贡献 。
“我还要继续学习新技术,多掌握一项技术,就能为农牧民减少一份经济损失。”马合苏提别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