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峪沟石窟在保护修复中重焕生机
历经十余年的系统性保护,吐峪沟石窟寺出现的崖体开裂、壁画剥落等“病害”已得到有效缓解,部分区域计划在年内向公众开放。
吐峪沟石窟寺位于鄯善县吐峪沟乡吐峪沟村,年代为公元5世纪至14世纪晚期。是古代高昌地区开凿时代最早、营建规模最大、洞窟类型最为齐全的佛教石窟寺院遗址群。2010年至202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学研究院等单位组建联合考古队,持续开展10次考古发掘,新发现洞窟157座、地面寺院3座,出土了佛经写本、官府文书等珍贵文物。
2009年系统性保护工程启动以来,国家累计投入7135万元实施10项重大工程,目前,石窟寺因自然侵蚀等出现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缓解。
记者:赵梅
摄像:赵梅
监制:赵卫斌
[责任编辑: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