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诗词、做青团……新疆中小学别样清明让传统文化更具活力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沈祖孝报道)清明节前夕,我区各地中小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清明的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4月1日,昌吉市第四小学五(1)班班会课上,学生们在诗句中感受清明独特的意境。
当天,该校各班班会课上开展了清明诗词朗诵活动,抑扬顿挫的朗诵声传递着古人在清明时对逝者的追思、对春光的赞美。“今天的朗诵,让我更加理解了清明节的意义,也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生郭伍杰说。
4月1日,阿勒泰市中心小学学生制作香囊。李雪琴摄
清明将至,艾草飘香。4月1日,阿勒泰市中心小学以“清明‘香’遇,古韵香囊”为主题,让学生们在实践体验中感受清明文化,培育家国情怀。
在制作现场,同学们通过“观、闻、摸”等方式,认识了艾草、薄荷、白芷等中草药材料。在教师李雪琴的指导下,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将配好的各种中草药装进小锦囊里,拉紧绳子,一个个形态各异、香气四溢的香囊就做好了。
“让传统节日在校园内绽放光彩,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阿勒泰市中心小学副校长秦敬莉说,学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不仅了解了清明的传统文化,还领略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清明春意浓,纸鸢敬传承。4月2日,尉犁县第一小学开展了踏青放纸鸢民俗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中,各班老师向学生详细介绍了清明的由来、习俗以及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让学生们对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4月1日下午,乌鲁木齐市第59中学开展了“巧手做青团 弘扬民俗情”主题活动,学生们在亲手制作青团的过程中,既体验了传统美食的制作乐趣,又深刻感悟了节气文化的内涵。
该校负责人表示,学校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创新实践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绽放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