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3000公里 一面锦旗揭开辅警夫妻的救人故事
天山网-新疆法治报记者 龚彦晨 通讯员 曾梓奇
3月10日,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垦区公安局苏塘派出所收到了一面锦旗和一份转自第二师“师长信箱”里的感谢信。
锦旗来自3000公里外的江苏省,锦旗上的名字是该所一对辅警夫妻——董治忠和禄娟娟;感谢信里,记录了夫妻二人过年休假期间,顶风冒雪紧急救援车祸受伤人员的感人事迹。在此之前,夫妻二人从未对任何人提及此事……
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垦区公安局苏塘派出所辅警董治忠(左)和禄娟娟展示徐先生及家人赠送的锦旗。受访单位供图
将时针拨回1月21日凌晨5时30分。
位于青海省境内的京藏公路格尔木段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路面覆盖着厚厚的冰层。董治忠夫妻俩驾车经过格尔木段2035公里处时,车灯扫过路基,禄娟娟突然发现不远处似乎出了车祸,赶紧指着前方对董治忠喊道:“老公,快打开双闪,路边停车,前面好像有车掉沟里了!”
禄娟娟的话让董治忠一个激灵。他赶紧将车停到了路边安全区域,随后立即下车查看情况。
向着亮光的地方看过去,只见路基下面,一辆SUV倒插在排水沟里,车头已经严重变形,油箱还在不停漏油,阵阵浓烟弥漫在车身附近,耳边还不停传来敲击车架的声音,伴随着断断续续的求救声。
“你报警!我救人!”夫妇俩默契十足,对视一眼后便迅速行动。
禄娟娟四处寻找着信号,拨打120、122和119,清晰、准确地报告事故地点与现场情况——“京藏公路2035公里处,两人被困,车辆冒烟,急需救援!”
与此同时,董治忠快步跑到事故车辆旁,查看伤者状况,只见驾驶员侯先生脚踝扭曲,正艰难地试图从车内爬出,而同行人员丁先生被已经变形的车架死死地“钉”在了座位上,且当时气温极低,受伤的两人已经出现了失温症状。
“兄弟,挺住!千万别慌,救援车马上就到,相信我,一定会救你们出去!”
董治忠不停地和受伤人员沟通,安抚其情绪保持稳定,并迅速从自己的车上取出急救包,凭借着丰富的救援经验为两名受伤人员紧急止血。
随后,他从车上取出防寒毯,轻轻盖在伤者身上抵御严寒,同时引导意识清醒的侯先生调整身体姿势,避免二次伤害。
为确保救援人员在赶到现场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受伤人员位置,禄娟娟冒着寒风,坚持站在事故点后方300米处,不停地挥舞荧光衣,同时也能够提醒过往车辆注意避让,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等待的过程中,董治忠和两名伤者不停交流,一来使二人保持清醒,二来了解事故原因。
侯先生和丁先生都是在西藏自治区开挖掘机的工人。临近春节,他们思乡心切,于是连夜驾车回家,不想因一时操作不当,导致车辆冲出路基撞上排水沟。
侯先生为了求生,忍痛扭断脚脖爬出车辆呼救,却因手机无信号且过往车辆无人停车,几度陷入绝望,直到董治忠夫妇出现,让他们看到了生的希望。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急救中心救护车从150公里赶到现场。董治忠和禄娟娟顾不上休息,拖着疲惫的身体协助医护人员将受伤人员抬上救护车,并及时向医生详细介绍两名受伤人员的身体情况,随后向青海交警说明了事故现场的情况及两名受伤人员的家属联系方式。
“你们很专业,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是受过专业的训练吗?”交警问。
“是的,我们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机关的辅警。”夫妻俩说。
“怪不得,我替受伤群众谢谢你们,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友点赞!”交警向二人致敬。
随后,确认伤者得到妥善救治后,夫妻俩还专门联系了侯先生的妻子和丁先生的儿子,告知伤者已被送往西宁医院,安抚家人情绪,做完这些,夫妻俩才安心再次踏上返乡之路。
过完年后,董治忠和禄娟娟返回工作岗位,却默契地没有向任何人提起此事。
直到收到锦旗和感谢信,这段感人的救援故事才被大家知晓。信中伤者家属写道:“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展现了公安队伍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若没有他们及时救助,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没多想,因为我们俩都是辅警,我还是一名党员,关键时刻如果不挺身而出,也对不起我这身警服!”董治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