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风采丨海尼扎提·托呼提委员:用视频讲述真实动人的新疆故事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艳芳
“与大家一起用视频记录家乡的美好、讲好新疆故事,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3月9日,住疆全国政协委员海尼扎提·托呼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份对记录和讲述新疆故事的执着,早在他少年时期便已生根发芽。
3月7日,海尼扎提·托呼提委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内拍摄短视频。才扬摄
那时,海尼扎提·托呼提手持DV摄像机,记录下与各民族玩伴的欢乐童年趣事,那些充满纯真和友爱的画面,不仅成了他珍贵的回忆,更在他心中种下了用视频记录新疆一切美好的种子。
后来,凭借敏锐的时代洞察力与创业热情,海尼扎提·托呼提在商业浪潮中不断探索,涉足餐饮、服装等多个领域。当短视频和电商兴起的时代机遇出现时,他果断抓住,创办了新疆石榴精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此后,一系列幽默诙谐、人物形象鲜活的网剧《石榴熟了》《于田亚克西》《石六喀什奇遇记》等相继推出,展现了新疆的多彩生活与时代变迁,深受广大网友喜爱。他运营的“石榴熟了”新媒体平台账号全网播放量和全网粉丝量双双破亿,打开了一扇让世界了解真实新疆的窗口。很多国内外网友由此了解新疆、走进新疆、爱上新疆。
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后,海尼扎提·托呼提将宣传新疆、助力新疆发展为己任,不遗余力为新疆“打call”。2023年,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委员通道”上,他张开双臂,热情地向大家发出邀请:“春天已经来了,希望大家来新疆旅游,一起交个新疆朋友,跳一段新疆舞蹈,然后跟着我们一起用视频记录新疆美好的一切,一起讲述中国新疆故事。”
履职以来,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他呼吁在新疆建立新媒体产业基地,如今,多个新媒体产业基地陆续在新疆落成,一批网络达人涌现;他建议构建全球视野下的新疆文物传播策略,希望借助VR、AR等数字技术构建数字化平台,让新疆文物在更广阔舞台上绽放光彩……
2024年,海尼扎提·托呼提4次跟随全国政协专题调研组在新疆各地考察调研。每一次调研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让他开阔了视野,拓展了讲好新疆故事的新思路。
“今年,我不仅建言AI虚假信息治理,还围绕推动新疆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这是我的责任。”他说。
这些年,海尼扎提·托呼提越来越多地参与公益视频拍摄,传递满满正能量。他走进特殊教育学校、养老院、消防队、禁毒一线,团队制作的禁毒公益微电影、短视频以及消防公益短片等,全网点击量突破1亿。
他深知,要让新疆故事传得更远,需要更多人参与。他带领团队前往喀什、和田等地开展新媒体、电商培训,致力于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网络达人。通过这些培训,不仅帮助当地群众销售家乡特色农产品,实现自主增收,还带动大家一起创作优质内容,多角度展示真实立体自信开放的新疆。
去年12月,海尼扎提·托呼提当选为新疆网络文艺家协会主席。
谈及未来,他满怀信心:“这几年新疆频频‘出圈’,最近爆火的‘馕言文’就是最好的例证。我将继续用镜头记录大美新疆,把真实动人的新疆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新疆的声音传得更远。”
记者手记
以石榴之名守望新疆
张艳芳
与住疆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石榴精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海尼扎提·托呼提交谈时,能真切感受到他对新疆的赤诚热爱。这份热爱自年少时便已扎根,从未改变。
他紧跟新媒体潮流,借短视频、网剧传播新疆故事,推出《石榴熟了》等爆款作品,生动展现新疆风土人情,成为外界了解新疆的窗口。他积极投身公益,深入消防队、禁毒一线,用视频展现奉献身影,传递勇气担当。他运营的“石榴守望者”公众号,成为自己履职的重要平台,他在这里分享调研成果,畅谈对新疆发展的思考,鼓励网友献策。
以“石榴”为文化符号,传播新疆故事;以“石榴”为精神象征,践行民族团结,他的一切行动,都围绕“石榴”展开。这源于他对新疆的爱,对“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信念的坚守。他是新疆故事讲述者,是坚定的“石榴守望者”。相信在他的带动下,会有更多同行者加入,让新疆故事传遍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