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依努尔·尼牙孜入选2025年“最美巾帼奋斗者”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苏璐萍报道)3月8日,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病房,看到前去查房的玛依努尔·尼牙孜,患者家属纷纷起身迎上前。患者说,只要看到她在,就感到安心。
日前,自治区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玛依努尔·尼牙孜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入选2025年“最美巾帼奋斗者”。
自治区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玛依努尔·尼牙孜为患者诊疗。马力克 摄
1976年,玛依努尔·尼牙孜从上海医科大学毕业,成为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的一名医生。面对接诊中频现的农村宫颈癌晚期妇女饱受病痛折磨,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蹚出一条防治宫颈癌的路!”
玛依努尔·尼牙孜埋首钻研,抓住“笹川医学奖学金”的机遇两次赴日深造,以优异成绩毕业,拒绝当地的邀请,毅然回到了新疆。
她深知宫颈癌早筛早诊的重要性,在相关项目资金的支持下,率团队挺进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在沙尘漫天的村落,她们点蜡烛填表格,就着凉水啃干馕;在零下20摄氏度的昆仑山北麓,裹着棉被录入数据。最多时,5天时间共计完成5000余人次的筛查。她总是对大家说:“再苦再累,也不能遗漏任何一个患者。”
2009年,国家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正式启动,新疆14个宫颈癌筛查项目县和6个乳腺癌筛查项目县列入国家首批试点单位。她带领团队累计筛查36万余人次,建立新疆首个宫颈癌数据库,首次摸清了新疆宫颈癌发病率等基本情况,为国家有关筛查项目在新疆落地提供了数据支撑。
作为学科带头人,玛依努尔·尼牙孜率领团队破解多项妇科领域医学难题,主持26项国家级课题,创建宫颈病变三级诊疗体系,将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打造为西北首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养56名硕、博士,将科研火种播撒天山南北。
退休后,玛依努尔·尼牙孜被自治区人民医院聘为资深专家,每周出4次门诊,其余时间为患者手术。恶性肿瘤手术平均3个多小时一台,普通手术2个多小时一台,她从中午一直站到晚上。看着老师兢兢业业,学生们丝毫不敢懈怠,都以她为榜样,向着共同的“消除宫颈癌”目标努力。
“她们现在都是科室的骨干了,都能独当一面。”提及学生们,玛依努尔·尼牙孜无比自豪。从分子层面分析宫颈癌的发病机制、是否转移,到宫颈癌的中药治疗、高危性感染的原因,再到肉眼观察阴道镜活检……今年,她带领团队负责的重点研发项目即将结题。
“我们要利用人工智能,把所有的检查结果录入数据库,通过人工智能,给出辅助诊断建议,这样,在地州市就能用起来了。”玛依努尔·尼牙孜计划着,她的团队还要再去几次地州市,推广宫颈癌精细化筛查,让基层医务人员掌握最新技术,“荣誉属于奋战在医疗战线,守护各族妇女健康的每一位工作者。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带领团队一直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