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疆机遇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紧抓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并围绕提振消费、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型城镇化、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等方向部署重点工作。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和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的新疆,在报告擘画的蓝图中,正迎来多重政策红利叠加的历史机遇。
今天,我们将从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切入,解码新疆发展的新动能与新空间。
关键词:提振消费
新疆这些行业有望赚得盆满钵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今年,我国将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补贴支持力度翻倍。
目前,新疆已经明确,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范围。在汽车以旧换新方面,将“国四”排放标准的个人燃油乘用车纳入可申请报废更新补贴的旧车范围;在家电以旧换新方面,将原来的8大类扩围至12大类,每人可补贴的空调数量扩围至3件;同时,新购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首次纳入国家补贴范围。
财政“真金白银”的补贴,必将给新疆汽车销售市场、家电市场等注入新活力。
2024第十六届新疆冬季汽车展览会现场(资料图片)。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黑宏伟摄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落实和优化休假制度,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
新疆是文化资源大区、旅游资源富集区,是不少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2024年,《我的阿勒泰》《苹果香》等一批优秀作品火遍全国,冰雪游、沙漠游和跨境游持续火爆,独库公路、伊昭公路、盘龙古道、博斯腾湖环湖公路、阿禾公路、S101天山地理画廊等“网红公路”热度升温,5A级景区达到18个,“新疆是个好地方”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数据显示,2024年,新疆全年接待游客突破3亿人次,游客花费3595.42亿元,分别增长14%和21%,新疆正从旅游大区向旅游强区迈进。今年,新疆提出发展全域旅游、低空旅游、沙漠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跨境旅游等,力争接待游客3.2亿人次。
文旅产业是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疆从事文旅及相关产业经营主体超51万户。抓住文旅产业风口,不只是景区和酒店住宿,包括特色餐饮街区、农家乐、演艺市场、旅购商品销售市场等,都有望赚得盆满钵满。
关键词:保供全国
新疆能源资源和优质农牧产品市场更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围绕国家所需、新疆所能”,新疆加快推进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重点任务,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支撑。
促进新疆天然气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我国启动建设了西气东输工程。截至2024年12月30日,西气东输工程运营20年,累计输送天然气近1万亿立方米,惠及全国28个省区市近5亿人口。
增强全国供应保障能力,新疆加快煤炭先进产能释放,“疆煤外运”持续增长。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疆煤外运”6939万吨,2021年达到4387万吨,2022年突破8800万吨,2023年突破1亿吨,2024年达到1.4亿吨。
促进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新疆正加快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
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航拍南露天煤矿)。王晓东摄
当前,新疆一批煤制烯烃、煤制油气、煤制甲醇项目正加快建设和推进。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也伸出“橄榄枝”,将规划建设煤制气管道,将准东煤制气引入西气东输管道,托运销售到江浙、中原等地。
将丰富的煤炭、风光资源转化为电能,通过“疆电外送”通道,新疆的电能已输送供应至全国20余个省区市。2024年,“疆电外送”1264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占比近1/3。而“疆电外送”第三条直流通道全面建成投运后,新能源占比将达到50%。
不只是油气、煤炭、电能保供全国统一大市场,还有新疆的优质牛羊肉、特色干鲜果品,包括新近崛起的“新鲜”,都已端上全国人民餐桌,让很多疆外消费者“欲摆不能”。
未来,在全国人民的果盘子、肉篮子面袋子中,看到的“新疆”两字也更多。
关键词:对外开放
新疆站在开放的前沿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新疆时强调,随着我国扩大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等深入推进,新疆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把新疆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2024年7月16日,阿拉山口站编组场内,出入境中欧班列及其他货运列车集结待发。龙证宇摄
锚定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新疆积极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数据显示,2024年新疆全年过境中欧(中亚)班列增长14%,达到1.64万列、占全国一半以上,其中始发中欧(中亚)班列1394列,“天山号”发运562列。
一年多来,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高效推进,129项改革任务全面铺开,形成省级制度创新成果和典型案例35个,新增企业8500余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今年新疆将推动乌鲁木齐区域性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国际回程货物分拨中心和面向中亚西亚的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完善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基础设施,提升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开放功能,加力推进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吉木乃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培育沿边产业园区。
建设智慧口岸,提升口岸通关效率。新疆将加强别迭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博州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铁路增建二线建设。
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新疆将加快新疆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改革任务落实,集中推出一批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系统集成度高的制度创新成果。
差异化布局开放型产业,新疆将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扩大与周边国家地区务实合作。新疆将持续加强经贸、能源、科技、农业、旅游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探索建立“两国双园”“国别产业园”合作模式,深化完善中国(新疆、香港)同哈萨克斯坦交流合作机制。
新疆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向西开放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正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和重大契机。
关键词:向新而行
新质生产力新疆机遇也不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疆正加快矿山智能化建设,预计拉动资金投入达100亿元左右。通过智能化改造,新疆煤矿实现无人驾驶矿卡运输、机器人值班等,一批煤矿工人正从艰苦危险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现在,司机坐在室内驾驶舱,就能远程操控挖掘机装卸;深达数百米的矿井,煤炭采掘画面实时传输至中控室大屏,展现出一派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场景。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疆将实际,聚焦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推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工业方面,新疆将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加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建设与应用,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综合型和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农业方面,新疆将围绕农业领域重点产业集群,加速数字技术应用,拓展农业分析决策、农机作业、农情监测等领域数字化应用场景。服务业方面,新疆将以数字化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拓展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大力发展数字文旅、数字养老等新业态,推动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以农业为例,新疆棉花种植已实现全程机械化,播种和采摘都实现全程机械化,棉田浇水施肥,打开手机APP就能轻松搞定。或许,你可能想不到,在南疆已建成的试点数字化农场,已实现3人种植1.5万亩农田目标。深掘数字经济市场,新疆将迸发无限潜力。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疆正加快发展低空经济、算力产业等。
聚焦绿色低碳高效算力网建设。以建设“东部算力需求承接核心区、西向算力出口枢纽地带”为目标,加快建设自治区算力资源统一调度平台,新疆将持续推动哈密“疆算入渝”工程,深化“郑—庆—哈”实验场城市算力网建设,为加快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电价处于全国低谷,且绿电资源丰富的新疆,正成投资布局算力产业的高地。2024年,新疆开工建设8个算力网重点项目,建成智能算力规模24000P。新疆智算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目前,新疆已被列为算电协同试点省份,展望未来,您也“算”出新疆机遇了吗?(文/于江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