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记者上岗,“问疆”引领,算电跟进……新疆“AI含量”正拉满!
DeepSeek在春节期间火爆出圈,2025年被称为AI应用元年。在席卷而来的人工智能应用大潮中,新疆不甘人后,也不能落在人后。在AI时代,新疆能够占据什么样位置、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问疆”横空出世,是媒体先行,更是新疆探索
作为新疆媒体融合发展的“旗舰”,3月1日,新疆日报社(集团)基于DeepSeek大模型自主研发的“问疆”AI智能体平台上线运行,将为2025年全国两会新闻报道提供强大AI技术支撑。
“问疆”平台首批上线“本地知识库”“硅基记者”“图片助手”“翻译官”四大应用,整合加工报社(集团)80余万条优质数据资源,为输出多模态内容提供AI支撑,并实现国家通用语言与维吾尔文精准互译。
目前,技术团队正在加速迭代更新,构建覆盖更多业务场景、与新闻生产流程深度结合的AI智能体生态平台,为形成数智媒体生产力提供坚实技术底座。
著名传播学者彭兰认为,新闻业对DeepSeek等大模型的核心应用方向是碎片内容整合与新闻深度加工,而当DeepSeek等大模型自身能够通过深度的、个性化的内容整合与加工来吸引用户的时候,它就会成为越来越多的用户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渠道,甚至逐步成为一个新的内容分发平台。
也许不久以后,新闻业态、传播形态、媒体生态将会再次重构,人们的媒体阅读习惯再次发生改变。新疆日报社(集团)“问疆”平台上线,是主流媒体深化数智化转型,推进系统性变革的关键一步,更是新疆抢抓人工智能发展历史性机遇的先行探索。
政务服务加速应用,是奋发有为,更是引领未来
政务工作千头万绪,人工智能在信息收集、文本总结、交互服务等方面具备强大功能,可以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为公众和政府带来更多便利。
新疆各地顺应人工智能发展大势,依托既有政务服务数据中心和算力设施,积极接入DeepSeek大模型,推动数字政府、智慧政府建设,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政务数智化转型引入新动能。
2月12日,皖疆绿色算力科技产业园工程师们在产业园2A机房巡检。王颖摄
乌鲁木齐云计算产业园皖疆绿色算力科技产业园完成DeepSeek大模型部署上线,为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政府部署DeepSeek,应用于智慧政务平台建设、数据资源整合与分析以及智能决策支持等关键领域。
克拉玛依市华为云服务数据中心成功搭建了DeepSeek全栈国产化政务智能平台,融合政务知识库、思维链等技术,实现从“人咨询政策”到“政策服务人”的智能跃迁。
哈密(伊吾)云上丝路融合算力中心成功上线“满血版”DeepSeek大模型云服务,不仅可以满足数字政务服务需求,还能高效运行各种基于DeepSeek-R1大模型的应用,一些科研机构和高校已接入使用。
昌吉智算中心搭建的DeepSeek大模型智慧政务平台,已完成州长信箱、人民网留言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九大群众诉求平台的整合,实现了群众诉求智能分类、热点分析和常见问题咨询解答。
喀什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完成了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部署,可实现知识库精准分类,案例对比分析客观定性,显著提升工单处理效率和热线服务质量。
2月20日,喀什地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有了DeepSeek大模型,提升了工作人员处理效率。中国联通新疆分公司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的飞跃。它拓展了人类的认知边界,让我们对自然、社会和自身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推动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向智能文明加速演进,为解决诸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疾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能够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引领全人类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
人工智能是一项渗透性极强的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正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人工智能深入到医疗、教育、交通、养老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解决民生难题提供了创新方案。谁率先实现应用,谁就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导权。新疆各地政务服务积极接入DeepSeek大模型,以政务服务引导扩展应用场景,就是在为建设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和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打好坚实的人工智能支撑。
面向全国供应算力电力,新疆可以做人工智能的“奶妈”
当全社会都在讨论DeepSeek等一批独角兽科技企业为何诞生在杭州时,新疆作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和“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通过“东数西算”战略和“疆电外送”工程,悄然融入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工智能的三大核心是数据、算法、算力,数据提供信息,算法提供智能,算力提供动力。而算力的运行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可以说算力的尽头是电力,人工智能的“奶妈”就是能源。
新疆能源资源富集、开发潜力巨大,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规模大,具备建设绿色算力、输送绿色电力的先天优势。
2024年,全疆发电量达5313亿千瓦时,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3557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新疆已建成4条“疆电外送”通道,全年外送电量1264亿千瓦时,上海、江苏、浙江、湖南等22个省市用上了“新疆电”,其中多为算力大区。
同时,新疆多地都在加快推进算力布局建设,积极融入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布局。
落户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的克拉玛依碳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绿色节能智算中心,已经上线1600P的智能推理算力。在伊犁,苏澜智算数据中心落地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在哈密,算力经济创新示范区正加紧建设。在乌鲁木齐,皖疆绿色算力科技产业园(乌鲁木齐融合算力中心)500P算力投入运行。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以建设“东部算力需求承接核心区、西向算力出口枢纽地带”为目标,在乌鲁木齐片区建设算力核心调度区,构建自主完备的算力调度体系,推动构建全疆算力一张网,打造绿色算力先导区。
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哈密市一体化算力网协同项目、克拉玛依移动渲染云项目从全国200多个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全国25强。
新疆作为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正在围绕“国家所需、新疆所能”,加快推进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重点任务,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支撑。
同时,作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新疆也在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着力打造算力建设和电力输送双引擎,加强本地人工智能研发应用,支持国家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经济社会迈向智能化的美好未来提供新疆动能。(文/史儒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