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健康关怀照亮每个社区角落
昌吉州持续实施“小而美”医疗惠民项目近日,奇台县总医院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心血管内三科医生阿孜古丽·马纳普在接诊患者。苗立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盖有军 通讯员 王薇
加快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让患者免受重复检查之苦;搭建信息桥梁,使医疗信息更加通畅、及时;扩大安宁疗护试点范围,温暖生命“最后一程”……新春伊始,昌吉回族自治州持续创新实施新一轮10项“小而美”医疗惠民项目,展开了一场温暖而有力的变革。
昌吉州从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医疗问题入手,通过一个个细致入微的项目和举措,实现医疗服务水平精准提升,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医疗检查结果互认了
2月7日,在奇台县总医院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心血管内三科,49岁的杨女士正接受治疗。“没有重复检查,感觉方便多了。”令她意外的是,尽管自己没带心电图报告,医生却能在线上调取报告了解她的病情。
原来,前一天杨女士感到胸闷、憋气,她在奇台县总医院碧流河镇分院就诊时,做过心电图检查。
神经内科/心血管内三科医生阿孜古丽·马纳普根据杨女士在当地的检查报告,初步诊断她是轻度心肌缺血。结合患者病情,医生开了心脏超声检查、心肌酶检测,进一步证实了判断。
仅1个小时,看完病的杨女士就踏上了返程的车,她说:“我原来以为做检查,半天时间肯定来不及,没想到效率这么高。”
“医生在开具检查项目时,如果有此患者的互认报告,互认平台就会弹窗提示,医生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发展情况,确定‘互认’或‘不互认’,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阿孜古丽说,互认检查检验结果既降低了就医成本,也让就诊更加高效。
作为自治区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试点的6个地州市之一,昌吉州将“医疗检查结果互认”列入“小而美”医疗惠民项目。
按照同级互认、跨级互认、集团互认的原则,昌吉州16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接入自治区检查检验互认共享平台,全面落实检查检验结果项目互认。
检查报告“云”上走,打破了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但如何破解“不能认”“不敢认”?
“通过县域医共体五大中心建设,将医共体内县乡医疗机构的相同医技科室进行整合,推进检查检验同质化全覆盖,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共享。”昌吉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邹渤说,“检查检验结果联网,提高了检查检验报告的可靠性、真实性、及时性。”
“有时患者带来的胶片看不清楚,但打开电脑上的互认平台,之前检查的细节都能看到了。”这是阿孜古丽使用当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后的感受。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把病看准是前提,便利患者是目的。对于总医院而言,通过推进结果互认,也在倒逼总医院加快基层医疗机构检查检验水平提升。”邹渤说,2024年,昌吉州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及被互认率居全疆首位,惠及群众60余万人次,节省费用135万余元。今年,昌吉州还将建立兵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机制,切实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医院真正“智慧”起来了
挂号、取号、结算……这几天,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居民李明到该县总医院进行复查,很多就医流程能在手机上完成。“用电子社保卡就能全环节畅通就医,太方便了!”他感慨地说。
“我们依托昌吉健康云平台,实现电子健康卡与医保电子凭证‘多码协同’,完善智能导诊、门诊查询、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费用结算、开单取药、报告查询等一站式服务。”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总医院信息部主任蔡洁介绍。
不仅就医手续办理快捷,令患者很满意,还有一些与患者息息相关的就医环节也在提速。
“杨医生好!我这里有位患者,颈部有肿块,超声显示甲状腺结节……”2月8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城镇卫生院副院长郭淑颖在电话中说。
随后,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总医院远程超声会诊室,超声医学科医生杨博借助远程超声会诊平台,与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城镇卫生院进行了一次“隔空”会诊。
“来个纵切,整体先看一下。”“探头位置再往下一点,对,就是这个位置。”会诊过程中,杨博详细听取了患者病情及超声诊查情况介绍,与郭淑颖共同剖析病情。
“影像显示甲状腺弥漫性增大、实质回声不均、血流信号丰富且双侧有结节,经会诊初步诊断双侧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建议患者进一步检查及随诊。”杨博说。
“太神奇了!通过视频就能在‘家门口’把病看了。”正接受超声检查的患者不禁感慨。
全面推行一部手机全流程就医、开通互联网医院“视频问诊”服务等项目被列入“小而美”医疗惠民项目,在昌吉州,智慧医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就医方式。
利用信息技术,昌吉州在就诊全流程中提供各种便民服务,全州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在门诊设置“一站式服务中心”,承担咨询导诊、预约转诊、投诉受理、调查回访、便民服务等工作。
“今年,我们将州县级医院‘掌医’与‘昌吉健康云’平台同步维护,让群众能够在手机端全流程看病就医,同时建立患者满意度监测机制,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昌吉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书记、主任温靖玄说。
患者“医养同步”实现了
2月6日,推开玛纳斯县乐土驿镇卫生院医养中心大门,拾级而上左转,走廊尽头的两间病房门牌上写着“安宁疗护病房”。自2024年4月运营以来,这里已入住了7名患者。
乐土驿镇卫生院医养中心主任马晓燕记得,去年8月,一名86岁的食道癌患者在积极治疗无果后入住了安宁疗护病房。患者一直无法进食,极为痛苦,医护团队为他量身定制了治疗方案。
“我们为患者补充营养液,还在精神上给予他鼓舞,让他安详地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马晓燕说。
2024年,昌吉州设置了18家安宁疗护试点公立医疗机构。今年,昌吉州至少在1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标准化安宁疗护病房,同时将中医药技术融入医疗服务中。
“在医养中心生活真幸福啊,护工帮我们理发、洗澡,照护得样样周全,还有医生天天查房,稍微有点不舒服,也能马上得到治疗。”在乐土驿镇卫生院医养中心住了半年的马文俊老人乐呵呵地说。
从治病救人,到照料老人,再到临终关怀,在马晓燕看来,不仅在空间上方便老人就医,更在内部打破壁垒,真正实现了“医养同步”。
2025年,昌吉州按照“应扩尽扩”原则,在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建设安宁疗护病区(病房),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期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及人文关怀等服务,让患者安详、有尊严地离世。
“小而美”项目,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焦问题,精准发力,构建起一幅健康民生图景。这幅图景中,既有高端医疗技术的云端应用,又有基层医疗服务的贴心落地;既有便捷的就诊流程,又有细致的健康关怀。
“‘小而美’医疗惠民项目将继续深入推进,并不断完善和创新。”昌吉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周友仁表示,2025年,昌吉州将开展信用就医、诊间结算、床旁入院、床旁结算、线上开单、线上保险结算等更多符合实际、更加精准的医疗惠民举措,用心守护百万昌吉人民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