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丨和神奇的中医药撞个满怀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苏璐萍
中医药博物馆成网红打卡地,道地药材制作的草本牙膏火“出圈”,医疗机构推出的免费中药代茶饮供不应求,越来越多的人看中医、学中医、治未病、强身体……不知不觉中,古老的中医药以新的姿态走出医院和药房,飞入寻常百姓家。
按照国家《“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要求,近年来,我区重点围绕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全面构建中医药文化弘扬体系,推动中医药深度融入广大群众生产生活。
那就跟随记者,和神奇的中医药撞个满怀吧!
阿尔泰山中草药博物馆成为当地不少单位、学校科普教育的首选。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供图
从犹豫到着迷,只需一次尝试
2月11日,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自治区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候诊间隙,张小第打开医院“中医人工智能健康状态辨识系统”根据体质评估给出的调理方案,练起了八段锦。
张小第是乌鲁木齐市一家文创公司的设计师,年前体检,查出了各种结节,还超重。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中药、针灸,调整饮食、适量锻炼,他身上的浮肿消了,早上起床头不晕了,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从犹豫到着迷,对中医药的爱,只需一次尝试。”张小第说。
面对快节奏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关注自身健康。中医药养生理念中的“治未病”思想,即通过食疗、调理等方式预防疾病,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医疗机构也在积极转变思路,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增强人们未病先防意识。
2月11日,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自治区中医医院)康复中心,候诊区“中药养生茶”体验区摆放了3个智能泡茶桶,安神助眠茶、理气祛湿降燥茶、玉屏玫瑰枸杞茶……每桶代茶饮都标明了功效和成分。
“我们以中药代茶饮为切入点,按照不同时令季节,推出了十余种代茶饮供患者免费品尝,受到了患者的广泛好评。”该康复中心副主任治疗师牛文琪介绍。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中医药养生知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中医药工作者也在不断结合新媒体传播特点,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中医科普的形式,制作有趣有料的科普图文和短视频,甚至是直播,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讲解中医药科普知识。
设置中药养生茶体验区、上线中药资源科普库、每天早上带着患者练八段锦,打造医院新媒体工作室……自治区中医医院的故事还在持续更新。
不得不说的“网红单品”
2023年,由新奇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奇康药业”)生产的西帕依牙膏进入消费者视线,受到一些业内外网络大V力荐。
就在网友对牙膏进行测评时,其主要成分“春虫秋果”(没食子)引发了很多人的好奇。
没食子与天山雪莲、冬虫夏草齐名,人们习惯咀嚼或将其碾碎直接涂抹在患处,以此来缓解口腔问题。它要历经春夏秋三季,通过植物和动物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是如何做成牙膏的?得从它的“开山鼻祖”西帕依固龈液说起。
近年来,我区重点加强中医药典籍研究保护、整理出版,深化中医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以及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中药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中医药医教研产一体化发展。
2月8日,新奇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研发人员在做实验。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苏璐萍摄
基于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新奇康药业建立了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机制,以“内生+外延”发展方式打造知名品牌,并通过建立药渣生态化综合利用良性循环产业链,生产出包括牙膏、漱口水在内的20多款健康产品,实现了中药资源的综合、高效、循环利用。
西帕依牙膏就是将西帕依固龈液药渣中的有效活性成分进行二次提取,研发出来的。
2024年,西帕依固龈液以近5亿元销售额,成为新疆民族药销冠。经过市场检验,西帕依牙膏也成了“网红单品”。
对于经常往返于和田、郑州两地出差的周兵来说,带些和田药茶回家已成习惯。“只要你去和田,热情好客的老乡就会给你端上一碗药茶,色泽黄亮、滋味清香、口感独特。”周兵说,刚开始喝不习惯,但慢慢地,觉得这茶不仅败火还养胃。
和田药茶里没有茶,而是丁香、枸杞、玫瑰花、藿香、小茴香、肉桂等中药材,具有健脾胃、消食、祛风、散寒、通经等功效,不同季节根据所加药材不同,药性、保健效果也有所不同。2021年,维吾尔医药(和田药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年来,我区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和田地区引进天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新疆中医药(民族医药)和田中心,依托和田药茶制作技艺,研发出四物维茶。以火气水土四元素为主,不光添加了维吾尔药茶,还添加了和田当地的牛奶、玫瑰花、红枣,形成了当地特有的文旅亮点和文化品牌。
原来,中草药也可以这么美
“了解一个地方的人文历史,就要去博物馆。到了阿勒泰地区,一定去一次阿尔泰山中草药博物馆。”2月12日,结束阿勒泰之旅,马小玲一家意犹未尽,“我和孩子商量着,‘五一’假期再去一次,上山找找那些中药材。”
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推动建设中医药博物馆体系,加大中医药文化活动、产品以及服务供给。
阿勒泰地区依托地缘和传统中医(哈萨克医)优势,新建全疆首家集中草药植物种植、标本制作和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阿尔泰山中草药博物馆。
“阿勒泰地区位于阿尔泰山系南麓,植物体系属于欧亚植物体系。很多欧洲、西伯利亚地区有的植物,阿勒泰也有。”阿尔泰山中草药博物馆名誉馆长王仁介绍,目前,博物馆收藏展示的1320余份道地药材植物标本,基本上都采自阿尔泰山。
进入博物馆,经过青河县历史展区,就能看到满满一墙蜡制植物标本,罗布麻、红花、红苋菜等共计316份,活灵活现;往里走,是399幅药用植物原生态图片组成的照片墙,驴蹄草、益母草、沙参、阿尔泰雪莲、金莲花……在灯箱的映衬下,斑斓闪亮。应用声、光、影、多媒体等手段,博物馆直观地向观众展示了植株的外观、生长环境及花、果、叶、根茎、种子、药用部分的特写,科属和功能用途,让植物“活”了起来。
“原来,中药材可以这么美。”马小玲不禁感慨道。
如今,阿尔泰山中草药博物馆不仅是阿勒泰地区科普教育基地,还是阿勒泰中小学生开展中医文化、认识中药植物、科普研学的实践基地,畜牧林草专业学生的见习研学基地。
“为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保护传承,优化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我区今年将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校园主题日、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等,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药文化、养生保健、文化科普的多元需求。”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斌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