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好物|新疆大盘鸡:万丈豪情,就在这一盘
“一大盘子鸡肉摆在面前
红辣皮子青辣椒
白葱绿芹黄土豆
满满当当堆一盘
能让人胃口大开
平添大吃大喝的豪气来”
……
这是新疆作家刘亮程笔下的大盘鸡
文字读来朗朗上口 豪气冲天
细节的描写则让人垂涎欲滴
大盘鸡是怎样诞生的呢
一盘源于公路边的江湖“名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新疆货物运输频繁
大盘鸡最早起源于公路旁的饭馆
经过南来北往长途司机口口相传
沿着漫长的公路线声名鹊起
逐渐成为新疆名菜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介绍道
人的迁徙流转成就了食材的香艳相逢
新疆的土鸡剁块加入青红椒
还有代表川味的辣椒、甘肃人钟爱的土豆、陕西特色的裤带面
不同地域食材的融合
催生独有的美味——大盘鸡
一盘可品西北人的豪气
从事新疆大盘鸡制作37年的厨师李士林
对大盘鸡的各种做法如数家珍
但他坚持自己的烹饪风格
30多年味道从未改变
整鸡切块 先炒后炖
鸡块半软时放入土豆块炖煮
最后放入青红椒爆炒两分钟即可出锅
鲜红油亮的鸡块混合着饱吸汤汁的土豆
鸡肉弹而不柴 土豆轻轻一夹就断
香辣鲜在入口的瞬间就被激发
辣中有香、粗中带细
这一盘 最能体现西北人的粗犷豪气
沙湾大盘鸡搭配“皮带面”作为主食。张海 摄
大盘鸡出锅不久
一盘“皮带面”(也称裤带面)作主食
两指宽的面条又长又薄
面条裹着炖煮的丰润汤汁
每口风味都恰到好处
一盘可融八方食材和吃法
随着大盘鸡的传播越来越广
不同地方的厨师会根据当地的食材和口味
对大盘鸡进行改良和创新
在河南
大盘鸡可以“两掺儿”(意为混合)烩面
如果不吃辣 也可以让店家制作五香版
在四川
炒制大盘鸡要使用豆瓣酱和大量花椒
在山西运城
大盘鸡搭配饸饹面更符合当地人口味
包容性极强的大盘鸡
能在不同地域的碰撞中博采众长
山西运城干炒大盘鸡。黄河新闻网
开在国外的新疆餐厅
大盘鸡也是经典菜色
在吉尔吉斯斯坦
当地炒制大盘鸡要少放辣椒 少放咸盐
在日本
当地人口味清淡
炒制大盘鸡要微辣
鸡块和土豆都要切小一点
烹饪时间略长三五分钟 味道融入进去
保留新疆大盘鸡的香味
比较适合当地人品尝
就这样
新疆大盘鸡在与各地饮食融合的过程中
被八方食材、四海口味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一盘带出一个产业链
在新疆 大盘鸡以一己之力开创了一个行业
带火了成千上万的饭馆
塔城沙湾大盘美食文化旅游节已连续举办8届
不断推陈出新的大盘鸡口味已发展出100余种
目前在沙湾从事大盘鸡特色餐饮的商户有1000余家
从业人员达1.6万人
还催生出集深加工速食产品、个性化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大盘鸡产业链
带动了土豆、辣椒、大葱以及养鸡等产业发展
不仅如此
大盘鸡还在它的家乡沙湾衍生出众多文化产品
话剧《大盘鸡的故事》演出现场。宋建亮 摄
沙湾市作家方如果创作了《大盘鸡正传》
民间剪纸艺人赵福庆剪出百余幅整套《大盘鸡史画》剪纸
美食电影《大盘鸡》开机拍摄
话剧《大盘鸡的故事》开演
……
如今大盘鸡已不单单是一种美食
而成为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
监制:丁涛、杨涛
策划:纪洲
整合:崔导胜
海报设计:石锐
素材来源:中国新闻网、石榴云/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