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征集人社领域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问题线索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 9月23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发布《关于征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问题线索的公告》,即日起,在全区范围内面向广大基层人社干部及群众征集人社领域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问题线索。
根据公告,此次问题线索征集范围主要涉及七个方面:
发文方面问题。包括文件质量不高,错漏较多,篇幅过长;内容穿靴戴帽、照搬照抄、脱离实际、不接地气,缺乏指导性和操作性;“红头”变“白头”、正式改便笺、多文合一等变异形式发文;发文统筹不到位,随意扩大发文范围,反复征求意见,多头重复发文,层层配套发文;以微信、QQ等即时通讯软件传输文件、安排部署工作;以电话、短信或口头形式随意要求上报非必要性总结报告、统计报表等材料。
会议方面问题。包括会议“明减暗增”、低效重复,刻意搞“传达不过夜”;研究不充分,同一事项反复开会;随意拔高规格,动辄要求“一把手”参会,刻意拉长会议时间,随意扩大参会范围,增加陪会负担;已制发文件的工作事项再召开会议专门部署。
督查检查考核方面问题。包括未按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年度督查检查考核计划开展督查检查考核;为迎检搞“预督查”“预检查”“预考核”;走经典线路,看安排项目,访既定干部群众;方式方法简单机械,以发文开会、拍照留痕、做台账报表等作为硬性要求,不指导帮助解决问题;督查检查考核指标设置过多,标准不一,结果反馈后未留足充分整改时间;随意在文件、会议、领导讲话等中设定、安排督查检查考核事项。
调研学习方面问题。包括调研活动缺乏统筹,搞“走秀式”“打卡式”“扎堆式”调研;不解决实际问题;不论调研课题,只看“经典路线”,只看好不看差,只到交通便利、工作开展好的地方总结经验,不到偏远地方、矛盾突出的地方破解难题;提调研无关要求,影响调研对象正常工作;以调研之名行督查检查考核之实等。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方面问题。包括机械要求点赞、转发、评论,将签到打卡、积分排名、关注点赞量、评论转发、截图留痕等作为考核指标等;通过系统能自动生成或共享获取的材料,要求基层多头填报、反复填报,重复报送纸质版材料;工作群组繁多,同一类型工作重复组建工作群组;临时性、阶段性工作群组,任务完成后未及时清理等。
基层治理方面问题。包括权责不明确,权责不对等,放责不放权,放权放责不同步下放资源;随意将专业技术性强、基层无力承接事项下放基层;以“属地管理”为由随意摊派任务、转嫁责任;催报材料过紧过急,层层压缩时间;随意长期借调县以下单位干部,以工作专班、跟班学习、交流锻炼等名义变相借调干部。
其他加重基层负担的问题。
公告明确,三种情况不予受理。没有明确的举报事实或详细线索的不予受理。减负不是减责任,松绑不是松担当,要正确看待“应减之负”与“应尽之责”,不属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范围的不予受理。不在征集范围内的问题线索,请依法依规向相关职能部门反映。
公告同时公布了问题线索反映途径,为电子邮箱zzqrstjcjf@163.com,并要求反馈线索需包含反馈人姓名、联系电话、反馈问题所在地区(XX地州市XX县)、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