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影像志》第十一辑 品疆鲜
说起新疆美食,不少人第一反应是羊肉串、牛肉干、大盘鸡等。但是,如果说新疆还盛产包括海鲜在内的鱼虾,很多人会露出惊诧的表情。
2020年6月17日,在尼勒克县喀拉苏乡克什喀拉苏村,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三文鱼养殖基地工作人员在展示捕捞到的三文鱼。王臻摄
新疆,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地方。新疆所在的亚欧大陆腹地,是全球最大的干旱区,深居内陆没有海,但是,现在新疆产的三文鱼,却实现了国内一、二线城市产品销售全覆盖,更“游”向了东南亚、欧洲、中东的14个国家。
2023年11月4日,新疆鳟贵鲜食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车间加工三文鱼。目前该公司生产的三文鱼产品已经上架国内盒马鲜生、华润万家、永旺超市、京东生鲜等销售平台。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瑞摄
一片片绿色的湿地如果不做说明,几乎很难想到它位于新疆境内。事实上,新疆的水域面积辽阔,塔里木河、乌伦古河、伊犁河以及博斯腾湖等淡水湖泊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显示,全疆宜渔水域滩涂面积超4600万亩,具备发展渔业的良好条件。此外,随着大片盐碱环境经过改造变成了“人工海洋”,也让水产种类逐渐丰富。
塔里木河及两岸的天然胡杨林(2020年9月11日无人机摄)。作为季节性河流,从最长源流叶尔羌河算起,塔里木河全长2486公里,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流域面积102万平方公里。肖玉磊摄
新疆人吃鱼的历史在很多史书中其实都有记载。《汉书》中就形容当时的焉耆 “近海水多鱼”,很多新疆的考古遗址内也发现了鱼骨和渔网。清朝时,谪戍新疆的文人们也留下了许多关于买卖鱼货的诗句。“昌吉新鱼贯柳条,笭箵入市乱相招”描绘的就是人们用鲜鱼在市场上争相招揽的景象;“野鸡黄羊足馈岁,塔城千里邮冰鱼”则记述了当时冬天从塔城向外运送冰冻鱼鲜的情景。可见很早之前,新疆人就有吃鱼的喜好。
1962年10月,渔民驾着渔船在博斯腾湖捕鱼。范博摄
新疆人吃鱼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火烤。
尉犁县罗布人村寨,当地群众在塔里木河畔烤鱼。王汉冰摄
“罗布人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这是清代史书《回疆志》中对新疆罗布人生活起居的描述。在每年的捕鱼季,罗布人便会划着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在塔里木河上撒网或叉上几下,一顿鲜鱼大餐的美味食材就到手了。鱼出了水里,就进到嘴里,据说这样现捕现烤的鱼,肉质新鲜,味道醇美。
2016年7月18日,尉犁县罗布人村寨,身穿罗布人传统服饰的村民在湖中打鱼。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雷摄
当然,新疆虽然吃鱼历史悠久,但历史上更多的是“靠水吃鱼”状况。受制于冬季严寒、水面结冰、养殖成本高、运输难度大等因素,直到20世纪50年代,新疆渔业仍以传统捕捞为主,效率低、产量小,大部分水产要靠外地输送,而边远地区的许多农牧民甚至一辈子都没吃过鱼。
20世纪70年代,当地群众在伊犁河里捕捞青黄鱼。青黄鱼又名裸腹鲟,是伊犁河特有鱼种。资料图
到了20世纪60年代,新疆开始引进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其他水系鱼类,养殖规模开始扩大,并兴建起大大小小的水库进行培育。
1959年9月,新疆民航局用飞机航运鱼苗,支援自治区发展养鱼。宋士敬摄
随着人工繁育技术的普及,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新疆的特色水产经济也发展迅速。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渔业养殖品种不断优化。
位于库车市伊西哈拉镇库木艾日克村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室内养殖厂房(2023年9月20日摄)。该基地现已建成两个室内养殖厂房,均采用自动化工厂养殖模式。吴乐摄
据统计,2022年,新疆的渔业产量已达到17.3万吨,曾经的“吃鱼难”已成历史。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大河口景区,博斯腾湖捕鱼节上的重头戏“头鱼”拍卖,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围观拍照。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也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湖内有30多种鱼类和青虾、螯蟹、河蚌等水产品。自2008年起,每逢博斯腾湖开湖,博湖县都会举办盛大的捕鱼节。其中,最具特色的巨网捕鱼项目要将千米长的渔网拉出,一声“起网”的号子声后,数不清的鲜鱼在渔网中欢腾跳跃,水花四溅,非常壮观。
2023年6月23日,渔民下网捕鱼。当日,博斯腾湖结束长达100多天的休渔期,迎来开湖季。捕鱼现场一派人欢鱼跃的壮观景象,吸引众多游客齐聚博湖县大河口景区,观巨网捕鱼,品美味湖鱼。年磊摄
进入冬天后,冰封的乌伦古湖又会带来另一些美味。作为中国唯一北冰洋水系湖泊,这里生长着20多种优秀冷水和亚冷水性鱼类。为了尝一口“冬鲜”,数万名游客来到冬捕活动现场,肥厚的鱼肉无论煎、烤、焖、炸、卤、炖都是一道美味。
2014年1月17日,福海县乌伦古湖冬捕现场,渔工们将2公里长的渔网拖出湖面。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雷摄
如今,天山南北不论是大漠还是高原,四季皆有水产。以三文鱼为例,在中国“热极”吐鲁番,夏季气温动辄超过45℃的火焰山脚下,也培育出了三文鱼。因为这里尽管地表温度高,但地下却藏着丰富的冷泉水。
2024年7月10日,工作人员在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艾丁湖镇的新疆大草湖冷水鱼有限公司养殖基地捕捞三文鱼。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蔡增乐摄
如今,新疆的海产除了产量可观,种类也不逊色。除了三文鱼外,澳洲龙虾、南美白对虾、石斑鱼、海鲈鱼,都在新疆实现了规模化养殖。人们专门给远离海洋但能批量生产的新疆海鲜取了一个名字,叫“新鲜”。
2023年10月14日,哈密正华水产品养殖合作社员工展示刚打捞出来的南美白对虾。该养殖合作社在哈密市伊州区南湖水库养殖南美白对虾和螃蟹等水产,当年产量达100多吨。曹新加摄
交通的进步,也加快了“新鲜”的出疆速度。阿勒泰冷水鱼从乌鲁木齐发货,只要12个小时就能送到全国部分省会城市。除了给全国供货,还会加工制作成鱼子酱等成品销往欧洲、日本等地。很多以前从事农牧业的村民也转行做起了海产养殖,实现了增收致富。
2020年5月1日,渔民在呼图壁县三道湾渔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鱼塘捞鱼。目前,该合作社养殖面积达2000亩,100多户村民参与养殖,鱼产业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陶维明摄
哈密的南美白对虾、阿克苏的螃蟹、巴里坤湖的“金沙子”(一种卤虫)、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甲鱼、库车的莲蓬,现在的新疆不只能吃鱼,而且实现了“水产自由”。
2015年9月14日,在博湖县甲鱼孵化基地,技术员在展示即将出售的小甲鱼。该孵化基地将一部分甲鱼发给当地养殖户进行养殖,公司统一销售。年磊摄
远离海洋,却能实现“新鲜”大发展,正是新疆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了科技与勤奋的力量。大自然会给每一个勤劳的人带来丰厚的回报,在这场“争鲜”的旅程中,新疆显然已经取得了胜利。
2021年4月16日,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冷水鱼养殖基地外景(无人机摄)。张庆华摄
出品人:成立新
总策划:石锋 肖春飞
监制:晁瑾 梁伟
统筹:宋君 于雷
文案:林涵
制作:缪蓉
配音:何威威
图片:新疆图片总汇
http://xjtp.t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