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辉同行”邂逅“新疆非遗”,是金风玉露的相逢
“与辉同行阅山河”新疆行
圆满收官!
8月21日
董宇辉发布新疆行总结视频
“湖是颠倒的天空
风是透明的河流
很难相信这是真实存在的地方”
8月17日-20日
连续直播的4天里
不但让
一大批新疆非遗美食和好物大卖
更全方位、多角度推动了
新疆非遗走进全国大众视野
今天,就跟着小编的脚步
再探出现在“与辉同行”里的
那些文化瑰宝
“与辉同行阅山河”在白哈巴村开播。图片来源: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
在哈巴河县白哈巴村
董宇辉试穿了刺绣马甲
团队成员都被精美的图案和手艺吸引
纷纷表示“瞬间融入当地了”
哈萨克族群众把刺绣作为
美化生活的主要方式
无论服饰还是生活用品
都可见到精湛刺绣工艺
图片来源:昌吉市零距离
刺绣图案来源于生活
大多是以自然界中的各种动植物
林中的飞禽走兽以及
生活中到处所见的各种图案为素材
在白哈巴村
非遗乐器的演奏令董宇辉大为震撼
董宇辉被斯布孜额的结构吸引
仔细端详起斯布孜额
哈萨克族斯布孜额
是与游牧民族的生活、文化、习俗
融为一体的吹奏管萧乐器
音质独特,优美动听
董宇辉听演奏者讲解斯布孜额的结构。图片来源: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
斯布孜额是一种气鸣类乐器
哈萨克族传统吹奏艺术形式的代表
这种直吹管乐器
全管为无节无簧无哨无膜的空腔
仅靠吹奏者以嘴唇和舌头
并用控制气流加上指按音孔
发出乐音、吹奏旋律
在人类滑雪起源地阿勒泰
董宇辉从选材到制作流程
了解了毛皮滑雪板制作技艺
“画面感一下就来了 这是一种传承”
毛皮滑雪板
是阿勒泰特有的珍宝
也是再现人类最早滑雪活动的“活化石”
毛皮滑雪板过去是住在深山里的
牧民冬天必备的交通工具
一般用松木和马皮制作而成
图片来源:阿勒泰地区文体广旅局
在白哈巴村
团队成员都体验了一次
“会跳舞的小山羊”
董宇辉用“淘气宝宝”
形容沃尔铁克
冬不拉欢快,木羊翩翩起舞
沃尔铁克艺术的呈现
要靠多种器具共同合作实现
包括弹奏乐器冬不拉
沃尔铁克木偶、撑杆和细线等
图片来源:中国之声
表演时,需要用大拇指、食指、中指
三根手指弹奏冬不拉
然后将连接撑杆的细线绑在无名指上
借此来操作木偶的动作
正因为这样的“绑定”关系
沃尔铁克小羊舞动的脚步才能和
冬不拉弹奏的曲声完美合拍
“与辉同行阅山河”
走进福海县海上魔鬼城
铁尔麦非遗传承人给
董宇辉展示口技
董宇辉表示:
“眼睛看会了脑子记住了就是嘴没会”
哈萨克族铁尔麦
是哈萨克族曲艺的典型代表
铁尔麦的内容丰富多样
主要从谚语、格言、诗歌中撷取精华
铁尔麦以竞技式的对唱形式
在众人聚集的场合公开表演
边唱边自弹冬不拉库布孜伴奏
也可徒口清唱,不用伴奏
“与辉同行阅山河”在白哈巴村体验当地牧民生活。图片来源: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
一场场直播
让新疆非遗走进了全国观众视野
一次次展示
传递匠人精神与文化传承的力量
新疆不仅有如画般的山川美景
还有价值和魅力并存的非遗
等你来探索
(素材来源:新疆是个好地方 雪都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