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看见新型灵活就业的多种可能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郭宏磊
“不用坐班,边工作边旅游”“为了旅游,找份工作”……最近这类词条常常和新疆关联,出现在互联网上。
新疆旅游热度逐年攀升,全国网友不仅盯上了新疆的美景,还盯上了新疆的工作。
在赛里木湖直播天鹅,或在草原盖房子体验牧民生活成为自媒体博主;退出职场多年的宝妈成为研学老师;大学生兼职做地接导游……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型灵活就业方式在新疆出现。
6月29日,乌鲁木齐市某研学机构兼职研学老师组织亲子彩虹跑活动。任海楠摄
年轻人抢占先机
“利用好网络平台,可以收集到很多重要信息。”兼职研学老师小麦经常这样说。7年前,小麦为了给孩子更多陪伴,辞掉了稳定的工作。照顾孩子之余,她偶尔在自媒体上记录生活。一天,一条研学机构招聘兼职教师的信息吸引了她,经过应聘面试、培训学习,小麦成功成为兼职老师。由于工作内容和时间相对机动,她包揽了账号运营、课程研发、代课老师等多个岗位。“既能做喜欢的工作,还能照顾孩子,这样的灵活就业我很满意。”小麦说。
新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懂网用网的年轻人聚集到了这里。
“跟新疆厨师学做抓饭。”6月25日晚,旅居新疆的李秋红在微信朋友圈晒出抓饭照片,这时李秋红来到新疆已有一个月了。“我已经兼职了霍城一家民宿的运营工作,这样能兼顾我的自由职业。”李秋红说。
一个月前,李秋红离开了工作5年的深圳开始旅居。曾在新媒体工作的她,一直以来都有做自由职业和创业的想法,却因种种原因未付诸行动。但李秋红一直通过互联网做运营发展副业,为成为自由职业者做准备。
新疆是李秋红旅行的第一站。她在新疆看见了职业的另一种可能——原来很多人选择了“不安稳”的职业。
有人将自家房子改造成民宿,将经营和生活结合在一起;有摄影师在赛里木湖旅游中发现商机,做起旅拍,不仅赚到了钱,还积累了几十万粉丝,成了旅行博主;有自媒体博主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在伊犁开启了包车、骑马和旅游定制等业务……李秋红的好友汤米,一个做品牌策划的女孩,在新疆做起了民宿设计工作,李秋红做兼职运营的民宿就是汤米设计的。
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阿不都克优木·萨拉木认为,新疆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催生出许多新的经济形态,尤其在旅游、教育、交通、物流等行业领域的新型灵活就业岗位数量不断增加。当下年轻人在使用互联网、运用数字资源上具有优势,只要抓住机遇,就可以选择从事自己喜欢的、擅长的、灵活度更高的工作。
工作模式发生变化
6月,新疆的研学市场十分火爆。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团队都瞄准了新疆。“进入暑期,新疆研学市场急缺地接研学老师。”在乌鲁木齐经营一家研学机构的沈莎莎说,忙得不可开交之际,她却在考虑退掉公司租用的办公室。
沈莎莎创办的公司运行模式与传统公司大不相同。“我和公司其他成员是分工合作,我更愿意称他们为合作伙伴。”沈莎莎说。公司每一位员工都属于独立合同工,按所完成的工作、任务计酬,支付形式更为灵活,有日结、周结、月结三种。每个人都有很强的自主性,不必到公司办公。
创业之初,沈莎莎选择了在新疆刚刚起步的自然教育领域做研学。向一线城市的同行业公司学习时,她对分工合作的模式十分感兴趣,回到新疆后便开始探索实践。第一年招了两位全职老师,第二年开始探索一人公司模式——一家公司只有一位负责人。
“在分工合作的模式下,我根据公司需求将所有岗位设置为灵活的兼职岗,这不仅让我遇见了多学科人才,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还节约了很多人力和资金成本。”沈莎莎说。
很快,沈莎莎的团队凭借其多样性和灵活性在业界站稳了脚跟。对于沈莎莎来说,如今公司的运营模式带来的价值远大于灵活就业流动性的风险。
与传统就业不同,新型灵活就业的工作所得体现多劳多得,新型灵活就业职位工资优势因此逐渐凸显。“很多司机选择加入平台的主要原因就是多劳多得,司机如果将货运市场规律摸清楚,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货拉拉新疆区域市场负责人刘鑫说。
6月27日,乌鲁木齐市幸福路某小区里,货拉拉司机孟召前为客户搬东西。刘鑫摄
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3中国新型灵活就业报告》显示,配送理货在新型灵活就业职位比例最高的10类职业中位居第二。刘鑫介绍,货拉拉于2019年8月进入新疆市场,平台签约司机人数逐年增加,目前在新疆每天约有7000人在货拉拉平台接单。
“事实上,司机不属于平台的员工,与平台是合作关系,对司机的准入和退出制度相对灵活。”刘鑫说。他认为,平台的作用是为在线人员提供服务,基于平台的第一道准入审核,可以为双方用户提供信任保障。从业者可以借助平台快速匹配合适的工作,为得到更多的工作机会奠定基础。
让灵活就业者安心就业
新型灵活就业带来了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阿不都克优木·萨拉木认为,灵活就业人员需要面对社保缴纳、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处处长陈宇介绍,我区出台政策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劳动者通过临时性、非全日制、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对从事灵活就业的人员,给予创业担保贷款及财政贴息支持。
新疆新轩律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于金栋提醒灵活就业者,想要维护好自己的权益,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非常重要。灵活就业人员应根据用工形式不同,签署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
有些可能仅仅是合同关系,而合同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并不一定局限于传统的书面合同。“微信、即时通信等方式形成的能够识别权利义务主体和具体权利义务内容的相关记录,都可以成为合同的一种形式内容。这些可识别的记录形式,在发生合同纠纷或需要维权时,都可以作为有效的证据。”于金栋说。
新业态的发展不断扩大就业蓄水池,创造更多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机会。“不断健全灵活就业政策服务体系,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失业认定的方式,以适应新业态模式下的灵活就业需求,才能使更多的新业态从业人员享受到政策和服务。”陈宇说。
阿不都克优木·萨拉木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该发挥相应作用,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作时间、职业伤害等问题制定行业规范。同时,健全劳动法律法规,进一步扩大广大灵活就业人群的社会保障范围,为他们提供更多权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