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有声世界 援疆专家让三名和田患儿获“新声”
近年来,北京市积极发挥援疆省市优势,扩大援疆效益,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与基本医疗、临时救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和援疆资金的有效衔接,使残疾儿童家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023年底,在援疆资金的支持下,和田市三名7—18岁青少年成功植入人工耳蜗,重获新“声”。
5月21日,和田市残疾人联合会组织工作人员先后走进和田市、吉亚乡阿孜乃巴扎村、玉龙喀什镇阿亚克米克拉村、伊里其乡托万阿热勒村的三名受助青少年家中,了解他们术后听力、语言能力、耳蜗使用等情况。
和田市残疾人联合会组织工作人员在伊里其乡托万阿热勒村的受助青少年家中了解他们术后听力、语言能力、耳蜗使用等情况。
玉龙喀什镇阿亚克米克拉村听障少年阿米乃姆·阿卜杜拉今年13岁,因2岁时高烧不退,导致听力受损,丧失语言功能。残联工作人员在摸排筛查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便将她列入到了“对口援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的第一批人工耳蜗植入名单中,让她在2023年就成功植入人工耳蜗,顺利走进了普通学校学习。
和田市残疾人联合会组织工作人员在玉龙喀什镇阿亚克米克拉村的受助青少年家中了解他们术后听力、语言能力、耳蜗使用等情况。
阿米乃姆·阿卜杜拉姐姐美合日古丽·阿卜杜拉说:“我妹妹以前因为听力障碍,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交流和学习,我们也没那么多钱给她做治疗。援疆资金给我们很大的帮助,自从接受了人工耳蜗手术后,妹妹听力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学会了很多话,我们很开心。”
和田市残疾人联合会康复科负责人吐逊古丽·吾尔买提说:“接下来,我们会定期回访,跟她多交流,为家长培训各种语训方式和技巧,让她慢慢达到一边听,一边说的水平。”
康复训练人员对小朋友进行语言训练。
据了解,“对口援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计划分两年进行,对和田市对口援疆受援的7—18岁有需求的听力、视力残疾儿童分两年、分阶段进行医疗救助、康复训练和辅具适配工作。第一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为和田地区符合条件的听力障碍儿童提供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及后续康复治疗的费用,每名儿童获得10万元的资助,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康复效果的持续跟进。
在援疆资金的支持下,和田市玉龙喀什镇阿亚克米克拉村阿米乃姆·阿卜杜拉成功植入人工耳蜗,重获新“声”。
“前期,我们主动邀请自治区残联指定的专业医疗机构专家来和,对113名7岁以上18岁以下的困难重度听力残疾青少年免费进行初步筛查,确定了12名符合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项目对象,并分批次为他们完成耳蜗植入手术。” 和田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方林说。
和田市残联邀请自治区残联指定的专业医疗机构专家来和开展重度听力残疾青少年免费筛查工作。
据和田市残疾人联合会统计,和田市现有残疾人11345人,其中听力残疾人862人。和田市以北京援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启明行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对口援疆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不仅改善了孩子们的生活质量,也让他们更加自信地融入社会大家庭中。
和田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方林说:“为3名重度困难残疾青少年实施康复救助‘启明行动’项目,填补了和田市7—18岁重度听力残疾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方面的空白,引发了‘康复一人、帮助全家、影响一片’的连锁效应。”
(和田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闫兆霞 阿依吐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