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更新丨新疆各地为基层减负措施
日前,自治区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发布关于征集形式主义加重基层负担突出问题线索的公告,持续推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
通报典型案例、发布具体举措……新疆各地释放动真碰硬整治形式主义的强烈信号。
【通报典型案例】
新疆公开通报4起形式主义增加基层负担典型案例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部署要求,自治区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拓宽问题线索征集渠道,强化核查办理,推动典型问题整改整治。已查实的4起形式主义增加基层负担的反面案例进行公开通报。详情>>>
乌鲁木齐市通报3起形式主义增加基层负担典型案例
乌鲁木齐市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通报3起形式主义增加基层负担典型案例。详情>>>
【具体举措】
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清理无实际意义的值班值守
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推出基层减负八项举措,推动各领域真刀真枪解决一批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其中规定,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清理无实际意义的值班值守,原则上“八小时外”和法定节假日不得随意召开会议、安排工作、索要材料、开展调研和检查;各部门单位按组织部门要求保证年休假率,法定工作日以外加班的适当给予补休;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精准规范追责问责,严肃处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详情>>>
伊犁州伊宁县教育系统:非必要不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开会调研
伊宁县教育系统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六项措施发布,明确非必要不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开会、调研,不得随意停休或安排无实际意义的加班。详情>>>
塔城地区乌苏市落实“七个杜绝”让基层真减负减真负
乌苏市将落实“七个杜绝”,让基层真减负减真负,其中规定,坚决杜绝“躺平”“侧卧”。减负不减责,让应尽之责和应减之负明晰起来,确保权责归位,让基层干部履职有迹可循,杜绝部分党员干部以减负为由,遇事左推右挡,回避矛盾,得过且过,混日子、装样子。详情>>>
塔城地区沙湾市:不得让基层代写调研材料
沙湾市公布基层减负“五不得、三严禁、一杜绝”措施,包括,不得在一个时段多部门扎堆频繁到一个地方、一个点、一条路线调研,各类调研原则上不开汇报会,不得让基层代写调研材料。详情>>>
哈密市伊州区:每周二为无会日 非必要不借调
哈密市伊州区出台十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严格发文管理、推动“指尖减负”、优化值班值守、推动干部“回巢归位”等,其中明确制发文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专项工作文件不超过4000字;明确法定节假日原则上不召开会议,每周二为无会日;明确区直各部门(单位)延伸到乡镇(街道)的工作群,原则上不超过1个。详情>>>
阿克苏地区库车市:不得随意取消干部周末双休、年休假
库车市发布基层减负5严禁5不得。其中,五不得为:不得随意安排加班,非必要不在休息期间发文开会;不得随意取消干部周末双休、年休假等国家法律规定的休息休假;不得在周五、节假日前发文、开会安排工作,要求基层周一、节假日结束后第一天上报材料;不得要求一线教师在学生离校后值班值守;不得要求村(社区)开具不符合基层工作实际的“奇葩”证明。详情>>>
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严控面向村(社区)督查检查考核
拜城县发布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十条举措,其中包括,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规范属地管理,厘清部门(单位)、乡(镇)、村(社区)权责边界,严格执行准入制度,严控面向村(社区)督查检查考核。坚持党建引领,着力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详情>>>
喀什地区:不得把休息休假作为管理手段
喀什地区近期发布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十个不得”,包括不得把休息休假作为管理手段,落实法定节假日制度,规范执行值班加班、分类带班等制度,保障好值班人员补休。详情>>>
克州阿图什市给基层减负划范围
阿图什市制定了《阿图什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20条正反面清单》,明确了什么是增加基层负担、什么不是增加基层负担等。详情>>>
乌鲁木齐市明确公文制发“十不得”
乌鲁木齐市出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实施方案,明确公文制发“十不得”要求,包括不得印发“白头”文件,不得以工作提醒、工作提示、工作交办等形式变相发文等。详情>>>
乌鲁木齐县:严禁随意安排加班
乌鲁木齐县发布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八项措施,其中包括,不得随意向基层印发文件,周二、周四、法定节假日为无会日,坚决杜绝一切无意义值班值守,严禁随意安排加班等。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