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词:环颈雉是啥?
在新疆一些山地与丘陵的灌木丛、草丛中,能见到羽毛华丽的鸡,这其实是环颈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环颈雉中“雉”念zhì。
环颈雉又名雉鸡、野鸡,因其羽毛华丽,尾羽较长,颈部下方有一圈显著的白色环纹而得名。由于外形类似鸡,人们俗称其为“野鸡”。它的体形比家鸡小,雄鸟羽色艳丽,雌鸟羽色普通,多为褐色和棕色,降低在孵化下一代时被敌害发现几率。
以前士人之间相互拜访,所选的礼物就是雉鸡。《白虎通》中这样描述:“士以雉为挚者,取其不可诱之以食,慑之以威,必死不可生畜,士行威介,守节死义,不当转移也。”古人认为,雉鸡是一种难以驯服的动物,不吃嗟来之食,这个特点好比高洁之士的品格。
一对环颈雉在林边漫步。图片来源:克拉玛依零距离微信公众号
现在雉鸡主要以谷类、浆果、种子和昆虫为食。该群体适应性极强,无论大江南北,都有它的身影。尽管分布如此之广,雉鸡也不是野外想见就能见到的物种,主要因为它们善于奔跑,飞行速度较快,虽然一般飞行不持久,飞行距离不长,但藏匿本领高。
目前环颈雉已实现人工饲养和繁殖,但请不要随意捕捉野生环颈雉。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嘉妮整理)
[责任编辑:仲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