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星佛寺遗址博物馆开馆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贾春霞报道) 12月8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七个星佛寺遗址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吸引各地游客参观。
七个星佛寺遗址博物馆通过新技术让千年佛寺遗址“活起来”。田欣阁供图
焉耆曾是丝绸之路北道必经之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要冲。位于该县七个星镇霍拉山前的七个星佛寺遗址,始建于两晋,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延续至宋元,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印度佛教东传和中原佛教西渐过程中的重要遗址,2001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于乐介绍,七个星佛寺遗址由洞窟和佛寺组成,是新疆地面寺院与石窟寺相结合的大型佛教寺院遗址。洞窟依山开凿,共残存11窟;洞窟南约1公里是佛寺遗址,残存佛塔、僧房、大小殿堂等建筑93处,见证了丝路之上东西方文化、宗教、艺术的传播与交流。近年来,当地先后实施了七个星石窟遗址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和旅游基础设施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对游客综合服务中心、景区道路进行提升改造,完善旅游相关设施。2022年,该遗址被列入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七个星佛寺遗址。田欣阁供图
七个星佛寺遗址博物馆展陈面积2000多平方米,集中展示了七个星佛寺遗址的228件文物,其中既有反映唐朝经略西域留下的开元通宝等铜钱,也有反映各民族交流使用的汉文、回鹘文等文书材料,还有众多佛教艺术品,如佛头像、菩萨头像、飞天像、壁画等,展示了最新考古发现、文物保护工作以及历史考古研究成果。此外,该博物馆还通过LED三折屏、漫游体验六面屏、幻影成像、投影墙面互动、触摸一体机等新技术,让历史发声,让文物说话,让千年佛寺遗址“活起来”。
“七个星佛寺遗址出土文物,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珍贵物证,同时也是丝路文明交流互鉴历史的重要实证。该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将成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名片和传播丝路文化及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同时对新疆大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利用起到重要的作用。”于乐说,未来将加大文旅融合力度,努力把佛寺遗址建成为新疆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