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号首次拨钟:时间倒流是怎么回事?
北京时间11月20日晚上8点,正在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进行了第一次拨钟。“雪龙”号从东八区进入东七区,时间拨慢一个小时。接下来一段时间,全船作息时间将按照东七区执行。
“雪龙”号再赴南极
“雪龙”号是我国专门从事南北极科学考察的破冰船,担负着运送我国南北极考察队员和考察站补给物资的任务,同时又为南北极大洋调查提供科考平台。
作为极地考察船中的“老大哥”,“雪龙”号已经完成了28次南极考察和9次北极考察,任务足迹遍布五大洋,创下了中国航海史上的多项新纪录。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历时5个多月,计划于2024年4月返回,主要任务除进行南极生物生态的观测研究外,还有一项突出的重点就是建设我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的第3个常年考察站,也是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计划开展海洋基础环境、生物生态等多圈层、多学科的观测和研究。
为什么要拨钟?
这次“雪龙”号拨钟后时间倒流的体验,令人感到很新奇、也很激动。那么,为什么要拨钟呢?
远洋航行中,船舶在大洋上经常会跨越不同的经度航行,因此船上的时钟也需要随之调整为当地时间。这样不仅有利于船舶的日常工作,也方便了船员的日常生活。
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方时间。全球共划分有24个时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一小时。当船舶自西向东航行时,每过一个时区,时间将拨快一小时,向西则拨慢一小时。
从短时间内来看,此次“雪龙”号将时间拨慢一小时,在拨钟的当天,可能时间会多一小时,但当船舶返回时,这一个小时还是会还回来,总的时间不变。如果,我们以世界时作为参考,那实际上时间是不变的。
时间会见证一切
据报道,“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近期将择机穿越西风带,进入南极地区。这次时间的“倒流”,不仅是时间变化的见证,也是科考任务有序进行的见证。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进行物资补给,视频截图。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风雨无阻,终现彩虹。北京时间11月19日傍晚,一场小雨过后,“雪龙”号船尾出现了一道巨型彩虹。彩虹横跨天际,海面可见清晰倒影,科考队员们也纷纷拍照留念。
在此,让我们在时间的见证下,共同期许这道风雨后的彩虹为“雪龙”号及全体科考人员带来无限好运,祝愿大家顺利完成科考任务、早日归来!
(素材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