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舞为何连摘“荷花奖”?这场座谈会上有答案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刘萌萌报道)11月18日,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获奖作品座谈会在乌鲁木齐举行。来自新疆各文艺院团的专家、各高校舞蹈专业教师、文艺评论家等,围绕舞台艺术创新、民族民间舞的传承和发展、青年艺术人才培养等,进行了交流研讨。
座谈会现场,共同观看作品视频。天山网-新疆日报 记者刘萌萌摄
与会舞蹈界人士通过视频观看了刚刚获得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奖的男子群舞《爷爷的萨玛瓦尔》和提名奖作品《热瓦普情歌》,两部作品的编导分享了舞蹈创作过程的心得与收获。
《爷爷的萨玛瓦尔》编导之一、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副教授张鹏介绍,该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今年他参加的中国舞蹈家协会、新疆舞蹈家协会组织的“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采风创作活动。“在库车市,当地舞者表演了原汁原味的萨玛瓦尔舞,舞姿热情洋溢,很有感染力,我希望通过这支舞蹈让它被更多人看到。”张鹏说,在新疆从事文艺创作是幸福的,两年时间里,他和编创团队创作的《阳光下的麦盖提》《爷爷的萨玛瓦尔》两次获得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奖,古典舞《铅华·满壁》获第十三届荷花奖古典舞评奖提名奖,这些作品是大山大水、丰富多元的新疆大地给予他的滋养。
“《热瓦普情歌》这部作品在道具上运用了牧羊人热瓦普,创作灵感来源于南疆山区牧区的音乐及舞蹈风格。在舞蹈中,演员们一边弹起最爱的热瓦普,一边跳出铿锵的舞步,展现新时代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一级导演祖力皮牙·吐哈甫说。
座谈会现场,与会舞蹈界人士进行交流研讨。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刘萌萌摄
“编导们不仅关注当下,更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取材,将现代艺术理念和手法融入到新疆舞蹈中,融合创新,带动新疆舞迈上一个新台阶。”新疆艺术学院原院长塔来提·吐尔地说。
中国文联副主席、新疆舞蹈家协会主席迪丽娜尔·阿布拉介绍,此前,新疆已有《顶碗舞》《刀郎人》《昆仑之梦》《长长的辫子》《花儿永远这样红》《阳光下的麦盖提》等多部作品问鼎荷花奖,“这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优秀舞蹈作品,充分体现了我区舞蹈工作者为人民而舞、为时代而舞的责任担当,生动演绎了新时代新疆各族儿女的和谐幸福生活,成为讲好新疆故事的经典之作。”
“近年来,我区通过文艺扶持激励资金项目、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实践活动等,逐年加大对新疆文艺创作的扶持力度,形成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推动新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丽新疆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张太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