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游,这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成长经历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小宓
“一路平安,下次见。”
“我们都好好学习,以后考同一个大学。”
沙依达·艾买尔(左)和娜孜古丽·依不拉音(右)成为形影不离的好友,相约一起好好学习。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小宓摄
10月3日,吐鲁番市的娜孜古丽·依不拉音和拜城县的沙依达·艾买尔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依依不舍地告别。她们是“孩子,圆你故宫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联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成员之一。父母都是文物看护员、年级相同、年龄相仿,这两名舍友经过5天的朝夕相处,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友。
同学们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小宓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次来北京,我了解了很多历史文化知识,收获非常大。”研学旅行结束后,沙依达在心得体会中写道。她准备回去后,做一个详细攻略,分享给其他同学。
娜孜古丽的本子上记录了很多瓷器文物的名字,粉彩梅竹双燕瓶、青花八吉祥纹扁壶、秘色葵口瓷盘……她说:“很喜欢听周杰伦的《青花瓷》,这次见到了真正的青花瓷,太美了。”她想要回去上网详细查找这些瓷器的资料,有机会还要再来中国国家博物馆细细看。
同学们在中国科学技术馆进行互动体验。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小宓摄
麦盖提县的阿布都赛米·麦麦提很喜欢中国科学技术馆里的科学探索互动体验。他和同学们在草原上“添加”兔子、草和鹰,观察草原生态平衡。通过“水滴”的滚动了解水的旅程,在放大镜里看冰花的形成,“科技感太强了,非常有吸引力。”
阿瓦提县的亚尔肯·亚生,最难忘的是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他将当天佩戴的红领巾仔细地装了起来,准备下次再来北京观看时佩戴,“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以后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起来今年国庆节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10月3日,布丽德尔沈·阿力哈吾(右)和迪丽努尔·赛尔江(左)在机场分享心得体会。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小宓摄
在本次研学旅程中,天安门广场、故宫、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等地都留下了师生们的足迹。孩子大开眼界增长知识的同时,更加激发了爱党爱国的热情。
10月3日,同学们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依依不舍告别。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小宓摄
本次活动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该厅博物馆与革命文物工作处副处长王金文说:“希望通过举办本次研学游,让同学们在旅途中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寓教于游,在游历中增强学识、在学习中锻造品格,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