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如何持续承接这波旅游热度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韩沁言
古朴庄重的建筑,绚丽多姿的舞蹈表演,强烈的视觉冲击感扑面而来。
这里是喀什香妃园景区,每天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一到周末往往就排长队。
喀什古城东门附近的街景一角(资料图)。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韩沁言摄
还有喀什古城、盘龙古道、泽普金湖杨……风光独特,人文风情浓郁,加之特色美食的吸引力,带动喀什地区旅游全年走旺。今年1月—8月,喀什地区接待境内外游客2622.64万人次,同比增长97.09%。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但喀什人除了满心欢喜,更有冷静思考:如何避免昙花一现,让热门景点可持续发展?
网络催生一批“打卡”地
喀什眼下哪些景点最火?
“古城、香妃园、帕米尔旅游景区。”9月26日,已有多年带团经验的导游阿尔孜古丽·阿布拉快言快语,“走进喀什,古道驼铃、大漠胡杨、高原平湖、冰山玉岭、西域风情,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喀什古城是喀什城市历史文化变迁的缩影,是喀什民俗风情游的灵魂所在,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记忆。
“今年喀什古城旅游没有淡季。”喀什古城景区管理委员会宣传科科长阿地力江·阿不都卡德尔说,借助网络宣传效应,来喀什古城的游客高峰时每天超过3万人次。
作为香妃园景区抖音官方账号“香妃园景区·新疆喀什”的主持人阿布都艾尼·吾吉,被网友称为“园主”,回想香妃园的爆红,他至今都感到有些意想不到。
香妃园景区2014年7月开始打造以“香妃”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前些年游客数量并不理想。即使2019年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游客也没有增多。
2020年,香妃园景区开始在抖音上做宣传,迅速收获了一批粉丝。
“从2021年开始,香妃园景区突然火了!”阿布都艾尼在香妃园景区做了10多年主持人。他说,每天的“香妃迎宾”入园仪式,都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拍视频,宝月楼里的“册封大典”,常常被游客围得水泄不通,“这种情况以前从未有过。”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帕米尔旅游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演员们载歌载舞欢迎远道而来的游客。陈发明摄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帕米尔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陈发明见证了帕米尔旅游景区的转变。
“塔什库尔干旅游资源丰富,集壮美高原风光、厚重历史人文和浓郁民俗风情于一体。”陈发明说,今年1月—8月,全县接待游客超90万人次,旅游发展活力涌动。
盘龙古道,是条翻越昆仑山脊的要道,相传玄奘曾由此西行。这条只有36公里、但是从山顶到山脚有600多个弯道的古道成为“网红路”,今年前8个月已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
位于泽普县的新疆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集“胡杨、碧水、绿洲、戈壁”四种景色于一体,堪称昆仑翡翠、叶河明珠,经游客自发性网络宣传,成了新的旅游“打卡”地。
小刀村、土陶村、稻香泉村、百年喀什茶馆,莎车县老城、岳普湖县达瓦昆沙漠旅游风景区、麦盖提N39沙漠旅游风景区……这些以前并不火爆的地方,也在网络人气助推下迅速走红。
慢工细活“煲”出喀什特色
喀什这些景点怎么就爆红了呢?
“在别的地方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观,很神奇。”“感觉就是不一样,很奇特。”这样的评价,在一些自媒体上持续刷屏。
游客在喀什古城游览。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韩沁言摄
“喀什古城的白天和夜晚,景色完全不同。”喀什古城景区管理委员会游客服务中心讲解员古丽布斯坦·吾布力说,游客提起喀什古城,说得最多的是“独特”“不可复制”。
古丽布斯坦是土生土长的喀什人。在她眼里,花盆巴扎、坎土曼巴扎、木器巴扎、维吾尔医药巴扎、花帽巴扎……古城特有的历史厚重感如今融入了现代元素,显现出不一样的魅力。
不可复制性造就了喀什的独树一帜:很多游客以前印象中的喀什古城,就是传统铜器店、木器店、土陶作坊、烤包子店等。但在社交媒体上看喀什,却是传统与现代齐头并进,加上独特的绿洲、大漠、胡杨、冰川、雪山,喀什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显得很新奇,不只在全国,在全世界也不多见。
盘龙古道的走红,更让人意想不到。“随着朋友圈、短视频平台等各种社交平台上的宣传,几乎在一夜之间,这条绝美的公路爆红网络。”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阿力甫·阿克木汗说。
“今日走过了人生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盘龙古道起点和终点的宣传牌,不仅反映出塔什库尔干独特的地形地貌,也折射出喀什人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创新突破。
在深圳援疆教师、喀什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白华看来,喀什地区虽然地处西部边陲,但是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成为“网红”的因子,以前它的特殊性未被外界充分认知,只是现在被激活了。
“这些走红的景点并不是传统的景点,它们更多的是一些生活场景。在社交媒体上,它们恰好实现了生活性和体验性的结合,这容易在年轻人中形成自传播。”白华这样分析。
景点快速走红的背后,也有喀什人的自身努力——一项项推动旅游发展的措施,慢慢“煲”出了喀什特色。喀什地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刘辉认为,走红景点很多达到了“现象级”。喀什各景点能产生如今的“化学反应”,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并不仅仅是发几张照片、拍几个网络小视频那么简单。
“景点爆红并不是偶然。”刘辉说,这主要得益于党政推动、部门配合、社会联动。
全链升级方能行稳致远
喀什古城汗巴扎美食街,胡杨哥万人抓饭店主人在做抓饭(资料图)。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韩沁言摄
天色未黑,喀什古城汗巴扎夜市已热闹非凡。天南海北的游客循着一幅“美食导览图”,在心仪的小店前排起长队。这个夜市以美食闻名,抓饭、烤肉、烤全羊、缸子肉等各类新疆美食一应俱全。如今,汗巴扎夜市有300多家商铺和摊位,日均接待游客万余人次。
“白天游览了喀什古城的街道,晚上必须逛夜市。”江苏游客孙先生说,夜市管理井然有序,各个摊位干净卫生,服务周到,让人感觉很舒适。
游客来了,怎样给他们留下良好的体验?摆在景点管理者面前的,是一道需要认真回答的考题。
位于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与3个国家接壤,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独特,各地游客络绎不绝。
为方便到塔什库尔干的游客办理边境通行证,喀什地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联合相关部门,在喀什地区增设边境通行证办证点64个,城区中心警务站随到随办;通过无线电管理部门,联合3大运营商,积极布设通信基站,全面改善网络覆盖不足的问题,不断提升旅游品质。
“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升级,加快重点景区提升改造,全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是我们这几年来重点抓的工作,目的是让游客玩得舒心、吃得开心、住得放心。”刘辉说。
游客在喀什古城“古丽的家”旅游家访点观看歌舞表演(资料图)。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韩沁言摄
近年来,喀什地区投入10.6亿元,对喀什古城、慕士塔格冰川公园等40个景区进行改造提升,新增旅游业态31项,新引进品牌酒店41家,新建停车场16处。
各旅行社依托喀什独特的自然风光资源,以景选线,以线串景,不断丰富旅游路线,为游客量身打造不同特色的旅游项目,让游客“想要来、放心来、愿意留”。丝路风情1日游、高原风光+丝路风情3日游、民俗风情+高原沙漠风光4日游、喀什风情全景7日游、民俗深度体验8日游等10条精品旅游线路受到游客欢迎。
多解游客之忧,多思游客之需,喀什地区旅游获得了好口碑。喀什地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8个月,喀什地区共受理游客投诉1543件,平均办结时长为19.8小时,24小时办结率达95.86%,游客满意度达98.33%。
“仅有初级的服务,还远远不够。”刘辉说,未来,喀什地区还将持续健全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旅游消费环境,塑造美好形象,推动景点景区游向“全域旅游”转型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