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1.4亿元!打造全疆最大矮化无支架密植园
去年6月23日,记者随自治区“南疆新貌”采访团来到泽普县奎依巴格镇斯日木村,看到刚种植3个月的5000亩维纳斯黄金、秦脆、瑞雪等品种的苹果树1米多高。今年9月6日,记者又随中宣部组织的“四季看新疆”之“沿着河湖看新疆”主题采访团来到此地,只见苹果树已有2.5米高,而且开始零星挂果,紧挨着这些果树的是今年定植的5000亩高端品种的苹果树,在阳光下加紧生长,又染绿了一大片荒滩。
产业园负责人向记者们介绍苹果树沟换土和滴灌节水技术。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霍然 摄
连年来,泽普县委、县人民政府坚持向戈壁要土地、要产业、要效益、要就业,投资1.4亿元(其中上海援疆资金2650万元),动员全县人民在茫茫戈壁上分两期种植了10000亩国内高端品种的苹果树,打造新砧木、新品种、新模式、新支撑、新运营“五新”——泽普县特色现代富民产业园,推进全县鲜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泽普县特色现代富民产业园负责人张国军将记者们带到一期挂果的苹果园参观。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霍然 摄
该县特色现代富民产业园选用国内自主选育的抗寒、耐盐碱半矮化砧木青砧1号自根砧,作为苹果栽培的矮化砧,选择与青砧1号矮化砧亲和性好、分枝能力强、易成花、易管理的优质晚熟耐贮的黄色品种瑞雪、维纳斯黄金和红色品种秦脆搭配,选择苹果无支架矮化砧木栽培模式,苹果栽种行距4米、株距1.5米,亩栽植果树110株。“用通俗话说就是栽中国根、种中国果、创中国式矮化苹果栽培模式,走中国式矮化苹果发展道路。”该产业园负责人张国军说。
媒体记者在二期苹果产业园拍摄视频。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霍然 摄
如今,采用矮化密植模式,一亩地栽种110棵果树,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亩均经济效益。“今年是第二年,矮化密植苹果树已开始结果,明年亩产量约500公斤,后年亩产量能达到2000公斤,第5年进入丰产期,亩产能稳定在4吨以上。以每公斤10元的地头收购价来计算,今年20吨苹果能收入20万元,明年一期的5000亩苹果就将有800万元—900万元的收成。”该县金凤泽普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该产业园采取“国有公司+林果技术合作社”模式,统一农业生产资料投入、统一技术管理措施、统一采摘销售、统一品牌运营,保证鲜果品质,促进特色林果提质增效,打造“金凤泽普”区域共同品牌。“公司大力推介宣传泽普县鲜果、干果及农副产品,国内首家新零售商超盒马鲜生负责人两次到泽普县特色现代富民产业园考察,已与我们公司签订了收购农副产品框架协议,上海各大商超也愿意为泽普县高端苹果的销售‘铺路架桥’,共同推广‘金凤泽普’区域公共品牌。”该县金凤泽普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信心十足地说。
产业园员工努尔艾力·努尔买买提在给一期苹果树拉枝开角。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霍然 摄
阳光下,在产业园稳定就业的200名员工正在给挂果的苹果树拉枝开角。员工胡吉买买提·图尔荪说:“我在产业园就业,不仅每个月有固定工资,还能掌握苹果树种植管理新技术。公司即将推行技术工人分片包干管理、参与收益分红合作模式,让我和其他员工看到了就业致富的好前景。”
该县通过科学技术和水肥资源的精准利用,不断向戈壁要产业、要就业、要效益,一幅描绘农业强、农民富的幸福画卷正在向戈壁深处徐徐展开。
(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