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5100米写“忠诚” 薪火相传守国门
9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回信,对海关系统干部职工更好履行职责使命提出殷切期望。
图左:2019年红其拉甫海关关警员在国门一线巡查。□曹雷摄 图右:1970年,海关工作组迁址于红其拉甫达坂(海拔5200米)。□红其拉甫海关供图
红其拉甫,海拔5100米的国门四周山顶常年戴雪,积雪与冰川厚度达百米以上。这里氧气含量只有平原的50%左右,在红其拉甫工作就意味着透支生命。
在红其拉甫工作,关警员们既要忍受高寒缺氧、强紫外线照射对身体的危害,还要克服暴风雪等恶劣天气造成的困难,更要面对远离亲人、寂寞孤独的考验。长年在红其拉甫海关工作的关警员不同程度患上了心肌炎、关节炎、心肺扩大、神经衰弱等疾病。
雪山脚下的红其拉甫海关综合楼外观。□红其拉甫海关供图
是什么信念让他们放弃了舒适的生活,远离家人,来到帕米尔高原的国门一线?
“国门一哥” 克服高反 值守国门60余天
2017年10月,红其拉甫海关关警员重回海拔5000米以上的国门一线,实施安全准入,24小时轮班值守。全关上下无一人抱怨推脱。来自中巴双方的客货车辆到达国门,不管多晚出入境,海关人永远是第一时间办理手续,进行查验。
孜比不拉·吐洪第一次上国门时,强烈的高原反应让他胸闷气短,头痛欲裂,一晚上连续呕吐3次。从宿舍到操控室仅200米,但他走每一步都如同背了个人在前行,特别是冬天,走这段路需要歇好几次。坚强的孜比不拉顽强坚守,逼迫自己适应高原环境。如今,他已经是一名年轻的科级干部,曾经创下连续值守国门60余天的记录,被大家称为“国门一哥”。
守护国门是件光荣的事情
尔卡木在旅检大厅查验植物种子(左)
从小听着父亲讲述自己在红其拉甫海关工作的故事长大,尔卡木·夏克尔深受这些艰苦奋斗故事感染,毕业后放弃了留在上海工作的机会,毅然报考了红其拉甫海关,成为了一名红其拉甫海关关员。
第一次上海拔5100米的国门一线,强烈的高原反应就给尔卡木·夏克尔个下马威。刚到临时驻点,尔卡木·夏克尔一下车就腿软、头晕、胸闷,被大家抬进宿舍开始吸氧。吸着吸着,尔卡木·夏克尔就睡着了,不知睡了多久,他被叮叮咚咚的手机微信提示音吵醒了,睁眼一看,微信里十几条未读信息都是来自同事们的关心。此时,同事们已经打扫好了宿舍,他的物品也被摆放得整整齐齐。尔卡木·夏克尔流着眼泪躺在床上回复着同事的关心,下定决心要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守护国门。
入关第一年,与群山、高原为伴的尔卡木·夏克尔也有落差,一度让他怀疑自己的选择。
2016年底,在一次查验行李的时候,尔卡木·夏克尔查获了一批毒品,受到了领导表扬。“做出成绩被认可是一种激励,更重要的是,通过我的工作,将毒品、危安物品拦在国门之外,守护好了祖国的大门,也同时守护着祖国人民的安全、健康,这种成就感刺激到了我全身的细胞。”他说。
现在,尔卡木·夏克尔用自己的故事和经历鼓励着年轻关员:“守护祖国的大门,对得起在岗位上的每一天,这是件光荣的事情!”
在帕米尔高原重塑自己
苏励,一位来自山东威海的“95后”关员,2017年大学毕业后,考入了乌鲁木齐海关,“入职轮训实习时,我选择了红其拉甫海关。”
其实苏励从来没来过新疆,更不知道红其拉甫口岸是什么样,只知道这里位于帕米尔高原,是书本和电视里经常说起的地方。“那时就想去看看,没想到到了之后就傻眼了。”苏励说,来了之后,发现工作的地方就是一片戈壁,海拔又高,走两步路就会喘气,没有外卖,网购大概半个月才能到。
苏励在监管卡口验放出境车辆
虽然生活环境恶劣,工作条件也相对艰苦,但在轮训结束后,苏励却主动申请留在了红其拉甫海关。苏励说,在红其拉甫海关,因为地处高原偏远的地方,人员也少,大家生活和工作都在一起,所有人都把这里当家一样,大家感情很深。“刚来的时候我最小,离家又远,大家都特别照顾我,感觉这像一个大家庭,所以我选择了留下来。”苏励说。
2021年疫情期间,苏励被派往就近的卡拉苏口岸支援工作,在关里值守。苏励说,那时,所有人都在临时搭建的板房里住宿,周围全是戈壁滩,宿舍里仅有一张床,也不能洗澡,晚上还需要盖着厚厚的被子取暖。“我的春节也是在那里过的,”苏励说,当时过年跟家人视频时,特意找了一面白墙,“就是为了不让他们担心。”
在国门站好最后一班岗
今年是艾比比拉·阿木提入关的第29年,也是他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第25年。今年53岁的艾比比拉仍然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红其拉甫口岸负责监管、查验工作。
长期在高原坚持工作,让艾比比拉的身体有些吃不消。去年4月,艾比比拉在工作期间突然感觉胸口不适,送医后经检查,医生判断是心脏问题,需要立即做心脏支架手术。直到这一刻,艾比比拉还在担心工作是否有人交接,在家人和同事的劝说下,艾比比拉才安心进了手术室。
艾比比拉在联检大厅广场向司机宣传海关政策(中)
“我对红其拉甫非常有感情。”艾比比拉说,1994年,他刚参加工作时就来到了红其拉甫海关工作,原本他在退休前有机会去到低海拔地区工作,但他最终选择了回到红其拉甫海关。
如今,说起这位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我不换地方了,就在红其拉甫退休。”艾比比拉说,这里就如同他的第二故乡,回来总是有着些许亲切。“我要在国门站好最后一班岗!”
2017年10月30日,红其拉甫海关正式派驻人员在国门一线开展相关作业。□陈国文摄
一代又一代的红其拉甫海关人继承、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四特”精神,把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坚决执行到底。
(综合:石榴云/新疆日报 乌鲁木齐海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