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公布 新疆12通(方)文物入选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张海峰报道)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下称《名录》),新疆12通(方)文物入选。
此次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名录》包含碑刻、摩崖石刻等1658通(方)重要文物,刻成年代从战国至清,文字种类包含汉、藏、蒙、满、维吾尔等20种,全国各省区市均有分布,保管、收藏在323处文物保护单位和221家文物收藏单位。
《刘平国刻石》拓片。 图片出自浙江大学出版社《万里同文:新疆出土汉文书迹集萃》
新疆入选的12通(方)文物分别产生于东汉、南北朝、唐代和清代。其中,东汉4通(方),分别为《刘平国刻石》《焕彩沟石刻》《东汉裴岑纪功碑》和《汉任尚碑》;南北朝1通(方),为《北凉且渠封戴墓表》;唐代5通(方),分别为《唐姜行本纪功碑》《唐张礼臣墓志盖》《唐张礼臣墓志》《唐张雄夫人永安太郡麴氏墓志》《唐石刻“华吉祥”佛》;清代2通(方),为《清额敏和卓造寺石碑》和《平定准噶尔勒铭碑》。
“我国古代碑刻石刻文物是独特的历史文化载体。”新疆博物馆研究馆员阿迪力·阿布力孜介绍,以《刘平国刻石》为例,这方东汉刻石位于新疆拜城县黑英山乡玉开都维村以北,博孜克日克沟口西侧崖体上,刻于东汉永寿四年(公元158年),记载了东汉时龟兹左将军刘平国在天山南北通道要塞凿关建城的史实,是汉中央政府治理新疆地区、保障新疆地区安全的历史见证。《刘平国刻石》字体宽博厚重,是汉隶刻石中的上乘之作,2019年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疆拜城县博孜克日克沟口。刘志佳摄
《名录》中的古代碑刻石刻文物,是指在各种石材上雕刻铭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的古代物质遗存。据了解,此次遴选是以古代碑刻石刻文物所具有的价值为主要依据,兼顾古代碑刻石刻文物在类型、内容、形制上的代表性和稀缺性,以及文物本体保存现状。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疆大地上的古代碑刻石刻记录了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维度、丰富的历史信息。将在做好保护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研究利用,让碑刻石刻中承载的历史文化“活起来”,成为各族百姓的精神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