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重点公共场所AED全覆盖加速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于熙报道) 记者从乌鲁木齐市红十字会了解到,日前该会陆续在新疆丝绸之路国际度假区、新疆古生态园、阿唛龙幻想乐园等12处重点公共场所,投放配置了AED应急救护一体机。截至目前,全市百余处重点公共场所已投放配置AED应急救护一体机,一张配置和培训“两翼齐飞”的重点公共场所AED急救网初步形成。
7月8日,新疆红十字基金会工作人员南媛媛(右)正在进行AED使用培训。谢魏东摄
AED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被称为“救命神器”。应急救护一体机是集AED、急救包、交互大屏于一体的应急救护设备。乌市红十字会自2019年开始启动“公众场所配置AED项目”,目前,经过探索已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构建了“政府资金+社会力量”相结合的AED配备模式。
今年,乌市对重点公共场所AED的配置全面提速,政务服务大厅、交通枢纽、风景旅游区、学校、市场等公共场所急救网搭建工作也全面启动。特别是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21个车站,均安装AED应急救护一体机,实现了全线覆盖。就在前不久,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体育中心站、大地窝堡站分别发生乘客突发疾病紧急状况,车站工作人员迅速使用AED,成功挽救两名乘客的生命。
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工作人员(左一)正在演示AED应急救护一体机使用方法。南媛媛摄
为让AED动起来,随时随地高效发挥作用,乌市还通过官方网站、开发微信便民小程序,实现AED设备导航功能,方便民众快速查找AED配置点。乌市各区县红十字会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为配置点持续举办AED专项培训。此外,除配置点开展专项培训,乌市红十字会还主动将AED培训纳入学校、机关、企业、景区等重点人群的常规急救知识培训课程,针对地铁、学校、景区等配置点开展上门培训,逐步将AED培训纳入红十字救护员培训课程,在全社会培养急救员队伍。
“公共场所有没有AED、有多少AED,正在成为检验一座城市文明水平和基础设施是否完备的新标尺。”乌鲁木齐市红十字会救灾赈济部部长杨青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