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变量”造就国企发展新动能
近日,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选矿技术部科研人员正在开展锂矿浮法选矿试验。方丽娟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石鑫
6月25日,新疆区属国企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实验室里,世界首创的“锂辉石短流程绿色提锂技术”正在进行中试,该项目研发成功将变革现有锂盐生产工艺,引领全球碳酸锂工业新发展。
以一企观全区,今年以来,新疆国有企业全力拼创新,一大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捷报频传。
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能”。在新疆经济“大盘”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国资国企正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攻坚关键核心技术,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5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最新国企改革“双百企业”名单,新疆有色集团2家子企业入围,成为全区国企改革的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
新疆有色集团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公司,是我国稀有金属工业的发源地。除了“锂辉石短流程绿色提锂技术”外,目前该集团国内首创的“锂资源重介质选别工艺”试验线获得成功,高纯金属铍提纯技术已取得实质性进展,解决了国家“卡脖子”难题。
“我们计划今明两年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争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3%以上。”新疆有色集团科技管理部副经理张迎棋说。
老国企守正创新,新国企步履不停。
揭牌成立一年多的新疆农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新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重点打造“生鲜乳品质提升关键技术及品质溯源体系建设与应用”“新疆优质高产奶牛快繁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及应用”“新疆农区多胎(多羔)绵羊种质创新工程”等产学研项目联合体,目前拥有专利121项、高新技术企业2家。
实践证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疆国企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集中企业优势资源,在科研经费、科技人才激励等多方面对科技创新工作给予全力支持,有效激发科技创新动能。
自治区国资委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区属监管企业中现有高新技术企业63家、专精特新企业30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科技创新平台92个,拥有专利1680项。
近3年,新疆区属监管企业共实施科研项目258个。2022年,新疆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复杂条件下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结构成套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和“乡村住房建筑配装式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2项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另2项成果分别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新疆新业国有资产经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碎煤加压气化合成气经甲醇合成汽油、联产液化天然气和用于焦油深加工的综合利用工艺”获第二十三届中国发明专利银奖。
此外,在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中,新疆有4家国企获奖。
首款、首创、首批……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甚至国际领先,折射出新疆国企的科技硬实力。
科技塑造发展新优势
6月25日,位于和静县的国道218线那拉提至巴仑台公路项目第5标段艾肯隧道,掘进工程正紧锣密鼓地推进。
“依靠先进技术和引进先进设备,隧道掘进全面提速。”该标段工程技术部部长陈国旺说。
那巴公路项目由新疆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坚持“科技兴企”“数字建企”,新疆交投集团推动集团数字化转型发展,打造那巴等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融合创新体系,加强路网运行全面感知能力,推进构建全息感知、智慧畅通便捷的“实体+数字孪生”高速网络。
以创新厚植发展新优势。今年以来,新疆交投集团生产经营稳中求进,经济运行实现“量增质优”。
新疆地矿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全力打造“数字新矿”工程,提升集团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构建科技创新产业板块。
“围绕企业发展需求,我们已建立核心技术攻关清单。”新疆地矿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小兵介绍,按照集团“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科技创新目标,围绕金属矿山开采关键技术研究,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矿山建设等专业领域,2023年已建立重点研发任务清单,计划实施科技创新项目12项。
“只有走创新发展之路,新疆国企才能赢得竞争主动、抢得市场先机、实现后发赶超。”自治区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邹义伟说。
坚定不移依靠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疆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聚焦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2022年集团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到3.46亿元,研发投入占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例为3.38%。”新疆投资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胡劲松介绍。
该集团建立了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涵盖科技管理委员会、博士后工作站、专业研究室、企业技术联盟、产学研合作等六位一体的技术创新组织体系,并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出纺丝级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生物基PBST/PBSA/PBS等多项自主创新产品,累计获得专利211项,为新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基础。
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今年,新疆集中力量打造以“八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区国资国企正全面推进产业体系升级发展,在“八大产业集群”建设中发挥“主力军”“排头兵”作用。
“紧紧围绕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建设,我们公司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以新能源产业延链、补链、建链、强链为主攻方向,加大项目布局和投资力度,积极培育碳资产管理等新业务增长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疆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建军说。
截至2022年末,新疆新能源集团已并网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147万千瓦,实现了新能源项目在乌鲁木齐、哈密、昌吉等地的风光资源丰富地区的战略布局,在新疆区域内形成产业规模优势和品牌,成为新疆最大的区属新能源开发企业,电场运营管理能力处于区内领先水平。
日前,新疆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公司新疆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智慧运营中心运行班组成员正在监测新能源发电厂站设备运行情况。该中心可实现新能源发电设备集群运行管理,减少运行维护成本,实现“无人值班、就地点检、区域检修”的管理功能。王远超摄
“科技创新成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高建军说,结合集团“新能源+环保”双产业发展定位和“十四五”战略规划要求,该公司不断增强集团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眼下正是新疆旅游旺季。科技的应用,让旅游预订、导览、排队等环节变得更加高效,大大丰富了文旅场景,裸眼3D、全息影像等技术,让“诗与远方”好看好玩、有趣有料。
新疆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围绕培育打造全区文化旅游产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全力打造“数字博览中心”,利用大数据沉淀、分析,实现对全疆旅游资源数据全面整合,并向文旅企业提供引流推广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加快推进新疆文旅服务平台建设,以开发票务系统为中心,搭建智慧文旅平台的技术底座以及综合管理入口,持续推进“区块链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区块链在重点领域的典型化场景应用”两个自治区重大专项项目。
今年,新疆区属监管企业围绕“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一把手”工程来抓。区属监管企业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专精特新企业6家、各类科技创新平台26个。
邹义伟表示,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是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今年,区属国企将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自治区重大需求,努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着力解决一批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相关阅读:点评经纬丨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