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活化利用的N种途径③丨北庭故城遗址熠熠生辉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莉
拓印瓦当,用勾线笔临摹北庭壁画,观看专业人士修复古籍、陶器文物并亲手制作陶艺产品,通过互动魔法墙与王延德、来济、岑参等历史人物面对面,在沉浸式体验厅里观看北庭传奇人物裴伷先娶妻……
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里的文物互动屏。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供图
5月14日,吉木萨尔县居民吴晓云带着孩子在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体验了该馆的多个文物资源活化利用项目。“这些体验项目有趣味、有意义,帮助孩子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也激发了孩子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兴趣。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是一次非常美好、难忘的北庭历史文化体验。”
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里的北庭故城沙盘投影。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供图
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以“传承历史文化 讲好北庭故事”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博物馆对于构建美好生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在不断深化北庭故城遗址历史研究的同时,让宝贵的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更多的游客感受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魅力,是当前我们工作的重点。”北庭学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常务副院长郑莉说。
观众在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体验北庭壁画临摹。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供图
该博物馆依托北庭故城遗址打造,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于2022年7月14日开馆。博物馆建筑面积10363平方米,内设有丝路传奇、建政西域、人文北庭、北庭重生等4个展厅和1个4D影厅,以北庭故城遗址作为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要军政中心和交通枢纽为起点,呈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与文化交流。
除了陈列的陶尊、鸡首壶等530余件精品文物,壁画、出土文书等1000余件精美图片,艺术造景墙、电子地图、互动投影、虚拟展柜、全息投影、VR展示、沉浸式影院、互动移屏等高科技手段,让观众更加形象地领略了历代中央政权对安西、北庭等军政设施的建设、利用和维护,感受到从汉到唐时期,各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共同开发建设、繁衍生息、交流交融的历史。
观众在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体验拓印。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供图
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顷刻间覆盖了北庭故城(模型)——实体模型与虚拟影像巧妙融合,令参观者忘了这是一场虚拟的大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留下的名句。博物馆专门在北庭故城模型城区域设置了下雪的场景。
裴伷先着汉服谦谦有礼,胡女着民族服饰落落大方,宾客在他们身边欢快舞蹈,旁边还有陪嫁的黄金、骏马、牛羊等嫁妆;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外敌来犯,庭州城的将士奋勇护城;丘处机一行西行至北庭故城(当时称别失八里),数百人敲锣打鼓欢迎……自开馆以来,沉浸式体验厅里循环播放的短片备受观众喜爱。
“北庭都护府设置于唐朝长安二年(公元702年),与安西都护府以天山为界,分治南北。”来自山东的游客张博是一位历史迷,“参观完这个博物馆之后,对历史课本里的北庭都护府有了更多详细的了解,也有了更多画面感。”
郑莉介绍,1988年,北庭故城遗址入选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2月,该遗址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新疆首个;2014年6月,北庭故城遗址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里的魔法互动墙。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供图
“博物馆作为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承载着人类的文明故事。在博物馆里,人们跨越时空与古老的文明对话,感受中华文化的悠久灿烂。”郑莉说,“我们希望通过运用现代科技,创造一些特别的方式,把北庭故城的历史风貌呈现在观众面前,让北庭故城遗址焕发出熠熠光辉,让观众与北庭的这场对话更加浪漫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