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辣红

◎刘妍
古灵精怪的玛利亚掀开毡房的门帘,笑嘻嘻地有一句没一句,扬言一会儿要给我一个惊喜。要知道,从天没亮到下午五点多,我们一直跟着玛利亚一家,从秋牧场踏上前往冬窝子的漫漫长路。
刚入十月,第一场雪便不请自来。初雪覆盖了草原,草根若隐若现,半截白,半截青黄。远景的半山披上白纱,朦胧的美感暂时缓解了路途的奔波。我们跟随马儿前进的节奏,一前一后地起伏。此时,身体微微前倾,靠脊柱的弯曲来调节平衡。双腿稍一夹紧马腹,善解人意的马儿便识趣地快走两步。我双手紧拽缰绳——这或许是不善骑术的人,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马背上的颠簸,亦喜亦忧:登高望远,视野开阔,可两个小时之后,不适感渐渐袭来,人也越发焦虑。我突然发现,一路同行的牛羊马的头顶都冒出了数字,还在不断增大。同伴说,那不是数字,是星星。大白天的,哪来的星星?看破不说破,我沉默着没有接话。
终于等到中途休息。同伴在河边捡了几块石头,悄悄揣进兜里。我没有盲目跟风,仅当他是“到此一游”,捡块河石留作纪念。河边的雪花有些含羞,一碰就化。手指轻触潺潺流水,刺骨。这水究竟是河水还是冰雪融水,估计只有片片雪花晓得。缓缓飘落的雪花,瞬间让整个空间充满了诗意。时空仿佛在此按下了暂停键——我们如此,这空间里穿梭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亦如此。
直到坐在毡房里,我们好一阵才回过神来。在那如梦如幻如诗的世界,我们仿佛被温柔地“封印”。待雪花渐止,距离目的地冬窝子也不远了。玛利亚的儿子精力充沛,追着雪花跑似是要采雪。这里的山川湖泊、花鸟鱼虫穿过四季,只为来自远方的我们献上这片雪花。光是这份真诚,足以让我们感动。
玛利亚再次掀开门帘,手里端着一个盘子。盘里红的、绿的、紫的,视觉效果层次丰富。她调皮的儿子,“呲溜”一下凑上前,小手抓起一块红的就往嘴里塞。“还没洗手呢!”玛利亚大声斥责。声音虽从毡房外传来,但那份暖暖的爱意,我却能清晰感受到。能干和忙碌,仿佛是一对孪生兄弟。这对复杂的关系,好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谜题。能干而忙碌的玛利亚终于上桌了。“红的是西红柿,绿的是青椒,紫白紫白的是洋葱,我们叫它‘皮牙子’。”她补充解释道,“这道‘皮辣红’一年四季都合适,加点糖和醋凉拌,酸酸甜甜,特别适合下酒。”不知何时,同伴掏出兜里的石头,在掌心来回转圈。是石头磨圆了,还是掌心的老茧被磨平了?又或者,是这初雪的天气让人想喝酒了?饭桌上,最受大家欢迎的菜非“皮辣红”莫属——红红火火的好意头,清爽解腻的口感,让这盘菜快速光盘。
西红柿、辣椒、洋葱,这三样家常食材,再熟悉不过。而三样凑成一道凉拌菜,我们还是头一回品尝,印象深刻。赶路的日子,就如这“皮辣红”,有心酸,有辛辣,有刺激,更多的却是一代又一代的接力、传承与坚持。日月星辰可作见证,天地山川可为佐证——我们的心如西红柿那般红火,情感如辣椒那般热辣,穿过四季的,除了雪花,还有我们翻越山海、心意相通的那份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