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痴
●“以歌舞演故事”,百多年前,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点明包括戏曲、歌舞等在内的中国文化的内核。一把冬不拉是古老文化艺术传承的载体。口耳相传的冬不拉古朴、悦耳,伊宁的阿迪力汗·阿不都拉、布尔津的叶尔肯别克·阿哈什,一老一少,虽是不同时代的非遗传承人,但他们以“歌舞表演的方式”表达情感、讲述故事的方式殊途同归。中华传统文脉的继承与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又一个“琴痴”!
伊犁伊宁市新华东路的一间巴掌大的小平房,84岁的阿迪力汗·阿不都拉如学生般,每天如常光顾——这间不足5平方米的专属“自习室”,原本是邻居家的单车房、杂物间,可在阿迪力汗的心中,是欢乐园、是办公室、是工具房、是风雨无阻必到的琴房、朝夕相处的陋室,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在阿迪力汗眼里,每把冬不拉都珍贵如子女般。“正是这些似圆非圆、光滑溜手、随和可人的弧度,给触觉、视觉的享受不仅是惬意而已,更有一种‘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诗一样的情趣!”
◎刘妍
1.琴房
大西洋暖湿气流,由西向东,在气压的加持下,无需翻越崇山峻岭,沿着伊犁河顺势而为,轻轻松松抵达更为深入的内陆。北疆多为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因伊犁河、伊犁地区及周边有了草木繁茂、湿润多雨的多元生态环境,故,人称“塞外江南”。
花红柳绿的伊犁,天蓝、花艳、景美,人更美!标志性的“伊犁蓝”,在天上也在地下——白云朵朵,蓝天如偌大的镜框式舞台,任由活泼、调皮的云朵撒欢;地面上,房屋、墙壁、建筑物,甚至是绿化带、座椅、扶手、通道、指示牌等常被刷了一层蓝漆。“伊犁蓝”在天地之间,更在天人之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蓝色的喜爱推崇备至——房屋里的家具、挂件、摆设,台布、床单、裙子、褂子深浅不一的蓝。冷色调的蓝,纯粹、洁净,满足了人们视觉和心灵上对宁静的极致追求。
宁静如校园自习室。学生的头几乎埋在书本堆,笔划过纸张“哗哗”响,这是心跳的节奏、这是青春的躁动,时间在“嘀嗒”中流逝、韶华在无声中消失!文字对抗时间、经典对抗虚无,学生在学习经典或成为经典的路上,勤学苦练是基本功,耐得住寂寞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宁静又如伊犁伊宁市新华东路的一间巴掌大的小平房。84岁的阿迪力汗·阿不都拉如学生般,每天如常光顾——这间不足5平方米的专属“自习室”,原本是邻居家的单车房、杂物间,可在阿迪力汗的心中,是欢乐园、是办公室、是工具房、是风雨无阻必到的琴房、朝夕相处的陋室,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阿迪力汗每天早上8点起床,比闹钟还要准。时差缘故,入冬后,伊宁的早上8点,万籁俱寂,天幕尚未拉启。大约一个半小时后,天空才逐渐明亮。太阳还未跳出地平线,欲跳将跳,还未成功的一刹那,称之为“破晓”。太阳一点一点地露脸,当其“脸蛋”全部暴露于地平线以外,不再羞答答地遮掩,拂晓已被破,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皆欣赏破晓的景色。破晓除了有别于黑白分明的白天和黑夜之外,更让人喜欢的是“脸蛋”跳出来时的魄力、勇气及寓意。如宋朝诗人杨万里的《明发阶口岸下》诗曰:“破晓篙师报放船,今朝不似昨朝寒。”又如,同时代的陆游《杏花》诗曰:“念当载酒醉花下,破晓啼莺先唤人。”
阿迪力汗的早餐极简单,一碗奶茶、半个馕。馕就奶茶,还是奶茶就馕,或许在每个清晨都不一样。伊犁人家的奶茶,家家户户各有一套。砖茶、牛奶或许是同一时间、批次的,但因原材料配比、烧制时间、盐量等,口感上会存在细微差异。有人开玩笑,烧茶女主人当天的心情、下盐时手抖动的幅度等,都决定着奶茶的品质、口感、咸淡。热腾腾的奶茶是伊犁人的早餐标配、24小时的“饮料”。一碗下肚,浑身暖乎乎,沉寂一宿的身体会被迅速唤醒。细胞在苏醒、血液在奔腾、意识在活跃、奇思妙想在萦绕,阿迪力汗迫不及待地起身下楼,左拐右拐,绕进了他的琴房。
巴掌大的琴房,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冬不拉和各种工具。工作台台面窄小,可供切割、打磨……工作台左方架着各种工具,剪刀、锉刀、镊子、锤子等;工作台前上方墙面挂有各种合影照。一台收音机静置于工作台一角,打开开关,锁定在熟悉的频道。电波里的人声、乐声,木头的敲打、打磨……一切声响和动静在琴房里回响。阿迪力汗在琴房的大部分时间,都有无形却有声的电台声音陪伴。琴的制作工序,一旦到了调音阶段,阿迪力汗会把收音机关掉。此时,琴房里安静极了,几乎能听到心跳声。工作台右上方,吊着近二十把冬不拉,琴肚子码在一起,成为小空间里一道有趣、好玩、别样的风景!
2.琴艺
在阿迪力汗眼里,每把冬不拉都珍贵如子女般。阿迪力汗动手能力强,动笔能力也强。关于如何制作冬不拉,他专门写了一本书,介绍其制作工艺,大致可分为选材、量尺、加工、装饰、上漆、调音,六道工序。
选择材料。材料是器物的基础,是造型与工艺的第一要素。无论怎样,所制器物必须根据材料来进行。适宜的材料使器物在最初构思时,即已初具雏形。器物之美的一半源自材料之美,对此,阿迪力汗非常重视。
据笔者调研了解,制作冬不拉多用本地松木、榆木、核桃木、红柳木、桦木、桑木等,不同部位选择不同材料。如琴箱(音箱、共鸣箱)多选用松木(结实、防腐性强、纹理直、成品光滑、美观)、核桃木(结实、木材中油性少、弹奏时声音清脆、响亮)、榆木(坚硬、结实、纹理较清晰、有观赏性);面板多用松木(挑选无疤痕、纹路好的整块精品松木。阿迪力汗说:“慢工出细活。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将松木埋入沙堆,待一年半后再使用,这样可以将松木中的水分吸收,使木板表面更为光滑。”琴杆多用松木(纹理直、不易变形)、红木(高端),琴头、琴轴一般用松木、榆木、桦木(坚韧、耐磨),琴弦在以前多用风干的羊肠,后改用尼龙绳、塑料材质的丝线(耐用、弹性好),琴码则用杨木制成。
量尺裁切。材料选好后,依据冬不拉各部位的大小进行量尺裁切。以下数据是笔者调研时由艺人提供——以前,冬不拉长50厘米、80厘米、90厘米不等;现在,长90~100厘米。
首先,将选好的琴箱木材用机器(圆盘锯、车床或手工锯子)裁出50厘米长、7厘米宽、0.2~0.3米厚的方形木板,木板数量为 7、9、11、12、24块,一般多见的为7块。其次,将琴杆所用木材裁出48~50厘米长、上宽2~2.2厘米、下宽 3~4厘米的长方条。后将选好的面板木材裁出40厘米长、24厘米宽(面板尺寸根据琴箱大小而定)、0.3厘米厚的方形木板,最后分别裁出长 7~8厘米、宽4厘米、厚 1厘米的琴头,以及长2.5厘米的桥形琴码以及3.5厘米长(宽)、1厘米厚的琴尾(最下面捆琴弦梢的部位)。
阿迪力汗说,上述尺寸是艺人常用尺寸,如客户有特殊需要,数据也会随之改变。
加工工艺。加工程序是整个工艺流程的核心,是将各部位进行整合并完成造型的关键所在。在此过程中常用工具有:电锯、手工锯、刨木器、模具(可不用)、砂纸、刀具、胶水、圆形自制烤炉架或弧面制作器、绳子、钉子(可不用)等。制作时,先打磨裁好的琴箱木板,将其放置在自制的圆形烤炉架或弧面制作器上加热,压至理想且具美感的弧度为准。
阿迪力汗说:“正是这些似圆非圆、光滑溜手、随和可人的弧度,给触觉、视觉的享受不仅是惬意而已,更有一种‘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诗一样的情趣!”
由此可见,艺人在制作时的精细考量,正因如此,才能制作出受大众喜爱的器物。而这种效果的取得,自然离不开阿迪力汗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经验的反复积累。
其后,将7~24块(根据琴箱大小进行数量选择)压好并用刨子刨好的弧形面板拼凑在一起,黏合插进琴尾小槽中,再用小铁钉固定在腰部。后将整合好的琴箱放在模具上,并用绳子(轮胎内部的线绳)固定,检查弧面是否平整、腰部是否垂直。调整好后,放在通风处,待胶干后解绳。为了更好地使琴箱每块板子黏合紧密,可加固处理。这时,需要找块薄布料,剪成长20~30厘米、宽2~3厘米的布条,用乳胶或面糊将其贴在琴箱内接缝处,干燥后在琴箱内刷清漆。这道加固工序,是阿迪力汗多年进行冬不拉修复时所总结的经验,体现了艺人制作过程中对器物实用性方面的考量。琴箱好后,黏合事先裁切好的面板与琴箱,待其晾干再用刀具修整,并用砂纸打磨面板边缘。完成以上工序之后,将准备好的琴杆一端锯成尖角,放在腰前,用笔在其正面画线,将多余部分锯掉,使两者对接。此工序也可用传统榫卯结构将其严密扣合,并用乳胶固定。琴头琴杆的接法一样,安装琴轴并挂在通风干燥处。其后,修整琴身——可将琴杆背后刨成圆形,人在使用时较舒适;琴头两边刨成弧形,增加美感,顺着木纹进行打磨,直至琴身光滑无任何痕迹。此后,用稀释好的清漆涂抹琴身,待干,保持木材本色;随后,再次打磨,直到平滑为止。
装饰手法。此工序可增加器物美感,也是突出特色的关键。阿迪力汗向我讲述冬不拉的装饰手法,有镶嵌、彩绘、粘贴、喷漆四种方式,装饰部位多在琴杆面板、琴箱面板、腰部(琴杆与琴箱交接处)等。镶嵌装饰多用细碎的兽骨、骨角片。他说,习惯以冬不拉木本色为基调,用刀在琴杆面板处雕刻小槽(宽度自定),槽内滴上胶水,将装饰料填入槽内,待干后打磨光滑。彩绘装饰是用颜料在器物上进行纹理装饰。艺人在琴体表面使用颜料漆绘制图案,多搭配使用黑色与明度、饱和度偏低的红色、橘色、蓝色等。这种手法以其简单、自由、主观、随意等特点成为目前主要的装饰方式。
粘贴装饰是将纸剪成理想中的图案直接粘贴于器物之上。阿迪力汗选择较薄的深色纸张裁剪图案,将其用稀乳胶粘贴在打磨好的胎体上,待干后用湿毛巾擦去边沿余胶。
喷漆装饰是将1毫米左右的厚纸雕刻或裁剪成所需图案,压在装饰位置,后直接喷上所要色彩的油漆即可。主体装饰完毕后,阿迪力汗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局部点、线、面的装饰,如琴体边沿画黑色或棕色线条,让琴体形态清晰明了,随意中充满秩序感。
上漆晾干。上漆是冬不拉制作工艺中最后的工序,最好选用全透明清漆。刷一次,待干后再刷一次,直到彻底干燥后方可进行下一步,这是制作上乘冬不拉的关键所在。漆是胚体的保护层,不但使彩绘持久,而且使器物更耐用。
装弦调音。上琴弦、安琴码、定音调音。首先将琴弦绑在琴轴上,琴弦一般是两根,然后在调音过程中将琴码和品位(8~13)的位置进行确定,最后通过反复调试,完成整个制作。
有民间谚语“歌声为你打开生命之门,歌声又将送走你”……可见,民歌为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冬不拉作为既普通又不寻常的民间乐器,伴随着哈萨克族人的一生——普通,是因为它几乎存在于所有家庭中,是一件随处可见的器物;不寻常,是因为它承载着个性化的历史、文化、生活等,是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
冬不拉实用、质朴、单纯的特点,也是我身边的哈萨克族朋友们粗犷、简朴、大方的艺术特征,成为其特有的代表性符号。
3.琴途
早在2008年6月,冬不拉艺术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类。2009年5月,阿迪力汗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5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选优秀名单揭晓,阿迪力汗位列其中。
不久后,阿迪力汗大病一场。出院后,他依旧每天到琴房打卡,早八晚九,中午不休息。或许,是他对冬不拉的热忱感动上天,击退了癌细胞。病魔无情地在其身体留下痕迹,身形干瘦,昔日强健只剩下骨架。相濡以沫的妻子,谈及“一根筋”的丈夫多有不悦。“越来越像小孩,叫吃饭不吃,爱生气,不让管……”阿迪力汗慌忙打断妻子,“他还说,活到100岁也要做冬不拉,不吃饭能活到100岁吗?”看着眼前加起来超过150多岁的老夫老妻斗嘴,突然觉得,将爱深深埋藏在絮絮叨叨中的一对,仿佛回到了幼儿园,回到了青春有活力的那些年!
活在冬不拉世界中的阿迪力汗,或许是被乐器制作耽误了!1959年,阿迪力汗以舞蹈演员身份被招入歌舞团。“父亲一弹冬不拉,我和哥哥姐姐就在院子里跳舞……”1940年,阿迪力汗出生在霍城县萨尔布拉克镇。“放牧时,父亲在休息空隙常弹冬不拉。三下两下、耳濡目染,我也学会了不少,时常在训练之余即兴弹上一段。”团里制作坊的师傅看中其定力和天赋,决定收他为徒。从上世纪60年代起,阿迪力汗先后师从穆卡塔乙·玛米、李恩启和吐尔逊·麦哈买提三位老师,学习乐器制作技艺。“只要喜欢就学习。”秉承这个信念,1964年,阿迪力汗做出了第一把冬不拉,就此,“冷板凳”一坐就是十年!他的学习从最基础的选材学起。而关于制作工艺的六个步骤,总结归纳容易,可每个步骤、每个细节,都要花费心力和时间,熬红了双眼、熬干了心血,手工匠人的日与夜是孤独、寂寞的,每把冬不拉都是倾注心血的孤品。阿迪力汗除了会制作冬不拉之外,还精通锡伯、蒙古等少数民族乐器的制作。1980~1982年,他被选派到上海学习,在此期间,阿迪力汗相继制作复原了21种哈萨克族传统乐器,包括弹拨、拉弦、吹奏等类别。师徒传承包括冬不拉等各种乐器的制作工艺,阿迪力汗的40多名徒弟也都已出师;而师父的师父阿迪力汗,每天如一,照旧不知疲倦地埋头赶工。
1998年,阿迪力汗用半个月赶制出一把冬不拉,送给了时任的哈萨克斯坦国总统。那把琴至今完好地保存在阿拉木图博物馆。我问阿迪力汗:“您现在做的冬不拉与送给总统的有何区别?”“没有区别,只有选材和工艺更为娴熟。”
现在,热闹繁华的伊宁六星街上,有了阿迪力汗制作乐器的专门体验店。文艺的一缕缕清风,吹拂着这里的街巷。体验店与其狭窄的琴房风格迥异。一把把大小不一、形态颜色和装饰花纹不同的乐器,挂在墙壁上,如一面又一面深邃的历史镜子,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匠人们的老照片,诉说着传承与发扬,时间与空间的变与不变!
4.琴谊
“小江南”伊犁景色宜人,而阿勒泰的喀纳斯丝毫不逊色,一年四季皆美景。远景、中景、近景,景中景,风情万种、仪态万千,春夏秋冬,绚烂分明。读懂,或许要用一生,又或几辈子。“石屎森林”里待得有些厌烦的人,常会习惯性选择逃避——以旅游或行走的方式,自我安慰地自主选择。某种程度而言,这多少有些自欺欺人。但,有得选,是幸事!行走的力量给生命注入了活力和动力,大自然偏爱人类,为人类天赐了福泽、喘息的出口。
在通往喀纳斯的必经之路上,有个不起眼的小县城——童话边城布尔津。县城虽小,却让人印象极其深刻。建筑的外墙色彩斑斓,靛蓝、粉红、明黄等;建筑的造型,或圆或尖,外墙上高高挂着正常计时的机械钟,仿佛在诉说着小城的前世今生。我盲目地游走,野心十足地想用脚步尽情丈量。饿了,来个包尔萨克;渴了,喝碗奶茶。时光仿佛在此停留,让包括我在内的众人,灵魂有了难得的歇脚机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城有着迷人的外观。若光有其表,或一笑置之!小城通往喀纳斯景区5公里处,有片密密麻麻的野生树林,从容流过的布尔津河滋养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前人何时抵达、如何到达,天、地晓得。我只知道,眼前的河水无私地滋润着大地上的一切生命。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位老人除了勇敢,还有智慧和艺术天赋。他痴迷于冬不拉的制作、演奏,有了上乘琴艺,终日琴不离身;有时还能两把琴齐奏,十个手指在琴弦上来回拨动,撩动的是人心。十指舞动,似有炫技之嫌。闻者画面感丰富,或被十指撩得头晕目眩。十指连心,舞动的声音,声声入心入耳入魂!人们在吉祥的日子,伴随着冬不拉的天籁之声,欢快地舞之、蹈之。而这位智叟老人,与众不同——他喜用善用音乐艺术调解、化解世俗中的家长里短,一生创作了400多首以冬不拉弹唱为主的民间音乐,以恋人相思、骏马乐曲、自然风光抒情曲居多。
老人十指同时弹两把冬不拉,我没能亲眼见证!但老人去世的140余年后,其徒弟的徒弟同时演奏两把冬不拉,我亲眼见识了一番——布尔津县的叶尔肯别克·阿哈什,阿勒泰哈萨克族冬不拉琴艺第三代传承人。
百年传承,其中,有名的无名的、叫得上名的叫不上名的,传承冬不拉是他们共同的心愿。我遇见叶尔肯别克是个巧合,他正在教一群孩子弹老艺人的经典曲目《马奶子》。从那迷茫的眼神中,我能感知孩子们对冬不拉是老艺人的作品并不能深刻领悟!当叶尔肯别克用两把冬不拉演奏《天鹅曲》时,孩子们的双眸亮了——在他们既有的认知中,从未见过“双飞”的冬不拉。吃惊之余,孩子们被叶尔肯别克弹奏时的情绪所感染,感受到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眼前的孩子们学习冬不拉是免费的,既可学到技能,又能增长见识。叶尔肯别克说,他的徒弟已经达到了三位数,老艺人的徒子徒孙,有名有姓地增加了百多个家庭。叶尔肯别克又说,现在每天想的就是如何用心用情用力把他们培养出来。冬不拉是传统民间乐器,“双飞”弹奏,或将冬不拉的表演性与欣赏性相结合。随着叶尔肯别克十指飞快地舞动,仿佛带着听众飞越了雪山草地、河谷毡房。弹起心爱的冬不拉,叶尔肯别克像换了个人似的,眼前不止有老艺人阿迪力汗,还有无数的继承者。他说:“第四代传承人,准备在眼前的百名娃娃中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