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科幻小说《火舞》之五:四季转场
◎刘妍作品
通天洞,洞通天,自古一洞天
幸福地,地幸福,从来两福地
5.四季转场
漫长的冬季,终于过去了!
阿恩沙尔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冬天。有阳光的日子,小家伙总是在雪地里摸爬滚打。眉毛、鼻子、额头、口周、头发和外披的兽皮,添了一层又一层“白纱”。摔倒了,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来……小家伙俨然一个“不倒翁”!
旁边的小伙伴上前问:“阿恩沙尔,摔得疼吗?”
“不疼,就像阿婆拍打我后背那般!”阿恩沙尔不假思索。
冬日阳光照耀大地的时间特别短,可雪地里总有阿恩沙尔的身影。阿母常望着小家伙起起落落着滑行,突然有一种儿子瞬间长大了的感觉。一个冬天的摔打,阿恩沙尔的身子骨瓷实了不少!
雨“滴答”“滴答”下了半宿。拂晓时分,小水珠挂在青草上,随时都有可能坠落!夜的大幕刚刚拉上,半个月亮迫不及待地爬了上来。阿母把阿恩沙尔喊过来,搂在怀里,仰望着天上的星星,摇呀摇!
“阿母,阿婆去了哪里?这么久也不回来看我,我想她了!”阿母面对阿恩沙尔的这一问,停了停,一下接不上话。
“你看,天上的星星,最大最亮的那颗就是阿婆!”阿母补充道,“阿婆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旅行了,估摸要很久很久才能回来。你长大的时候,阿婆会回来看你的。”
“那是不是我快快长大,阿婆就会快快回来。”儿子突然间反问,阿母只能连连点头,“嗯——嗯——”
草原的夜色分外迷人,星星如钻石般镶嵌在夜幕上,一闪一闪,伸手就能摘到。阿恩沙尔似乎马上要触碰到夜幕,与天上最大最亮的那颗星星接触上,握手。正在握手的一刹那,小家伙的上眼皮和下眼皮已经合上,一呼一吸,有了韵律感,也有了生命的鲜活。这或许是与阿婆失之交臂距离最近的一次。
阿恩沙尔只要睁着眼睛,永远蹦蹦跳跳,一会儿爬上枝丫、钻进草丛,一会儿爬上距离地面十多米的洞口……“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族人有时很不耐烦:“吵吵闹闹的!”有时又觉得少了只叽叽喳喳的百灵鸟,极不适应!尼沙大婶最爱阿恩沙尔,阿恩沙尔也爱尼沙大婶。阿婆走后,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和机会更多了。阿恩沙尔绕着尼沙大婶转圈圈,犹如欢快的百灵鸟,除了叽叽喳喳,还是叽叽喳喳,而叽叽喳喳的内容却十分有趣!
“木棍和木棍在一起有‘苗’吗?”阿恩沙尔问尼沙大婶。
“肯定没有。”尼沙大婶毫不犹豫地回答。
“偏不信!”倔强略带任性的阿恩沙尔嘀咕着,开始想尽一切办法鼓捣。一会儿,小家伙左右手开弓,两根树枝接触并发出“呲呲”的摩擦声;一会儿,小家伙爬上石头城制高点,树枝头朝下,使劲地朝石头面拉锯;又一会儿,小家伙爬到山之巅,试图让太阳光聚集“燃”起。一个又一个试验失败了,被推翻了!
“哎,真没劲!”一系列上蹿下跳的试验,可阿恩沙尔最初的目标、想法还是没有实现。尼沙大婶见小家伙耷拉着脑袋,打趣道:“这就认输了吗?”
一句不经意的激将法,反而刺激了阿恩沙尔。他手持一根树枝,慢慢溜达到一棵比他高好几倍的大树底下。巧的是,树的底部,和他差不多高的地方,有个洞。说是洞,也不是洞,阿恩沙尔握拳的手伸不进去,一根大拇指勉强可以。大树底下为何有个洞,很显然,好奇心迅速占满了小家伙的脑瓜子。从太阳出来到日上中天,阿恩沙尔都守在树洞前,左手握着树枝不停地朝洞内来回搓。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换左手;左右手都累了,已过了饭点!族人都很忙,各有不同分工,一般一天只吃一顿饭。有重大节日或纪念日时,大家会提前通知,一般会提前三五天。既然是过节,食物自然丰盛,同时也费时费力。年轻强壮的汉子负责宰羊,妇孺负责清洗、分割等准备工作,有经验的长者从禁地取出“苗”,用干树枝、枯叶生火。明火生起来后,众人围着用土堆起来的土炉,七手八脚合力烤肉。男女老少围炉吃肉是全族人最快乐的时光,谈笑而风生,肆意的笑声会随风飘得很远很远……
是日,恰好是全族人吃肉的日子,尼沙大婶见阿恩沙尔久久不到土炉边上,很是着急!于是,她特意拿了一块羊后腿肉,用锋利的石头切割成小块,小到刚好可以让小家伙咀嚼和吞咽。
夏日,艳阳高照,太阳猛烈地照耀着大地,用火的热情照拂着土地、山川、河流。同样有趣的是,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阿恩沙尔以太阳般的热忱,执著地追求、探索着树洞里的奥秘。
这样的日子,一天又一天。这天,太阳全情炙烤着大地。阿恩沙尔持续地用树枝摩擦着树洞,突然间闪出了火星。一旁的尼沙大婶看到眼前飘过了火星,似乎意识到什么。她赶紧跑到洞穴附近,喊上族人一起来瞧瞧。
“树洞里有‘星星’,树洞里有‘星星’……”重要的话和事情重复三遍!面对跑得气喘吁吁回来报信的尼沙大婶,族人赶紧跟着前往树洞。一位年长的族人在“星星”周边铺了些枯叶。“星星”可不是苍穹之上的星星,只会一闪一闪亮晶晶。当树洞里的“星星”遇上枯叶会发生奇迹,也会有意无意地产生“苗”。“苗”的出现,让族人喜出望外,这是这个夏天最让人欢欣鼓舞的大事件。
聪明且经验丰富的族人,由树洞摩擦产生“星星”到产生“苗”,由此联想到手工仿制一个有洞的木板。木板千奇百怪,有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大小不一,殊途同归,无不是经摩擦飘出“星星”产生“苗”。当然,“苗”的出现有诸多因素,如树枝枯叶的干燥程度、树洞的大小、使用者的力度等。越来越多的族人加入摸索产生“苗”的队伍中,于是,产生“苗”的概率越来越高,掌握这个技能的族人由一个到两个再到三个……他们将固定的土炉改造为微缩版,而且这个炉子可以移动。
石头城的洞穴能见到天、能躲避呼啸的北风,可随着族人的增多、牛羊马驼的繁衍,石头城附近的草无法满足牲畜日益增长的需求。夏天,海拔更高的山上,阳光充裕、降水充沛,草疯长,长过了阿恩沙尔,甚至长到与牛羊马驼齐高。部分族人赶着牲畜朝那里去,牛羊马驼在那里欢快得很,只需要一个夏天,它们就会长得全身都是肥膘。走起路来,它们的尾巴一晃一晃的,既迷人又喜人!当落叶的日子结束时,它们又会返回石头城的洞穴中。
用“洞”取火的方法,在万年历史长河中被统称为“钻木取火”。“洞”逐渐优化,缩小为“孔”;树变成了五花八门的木制品,大多数木制品携带方便,适合长途迁徙和运输。用钻木摩擦技术而掌握取火的工具统称为“钻木取火器”。石头城里的洞穴,万年后的子孙们称其为“通天洞”。夏牧场、冬牧场随四季转换、迁徙,成为世居这里的人们日常生活的常态和习俗——四季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