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若千斤
——杨建英散文集《那当儿》赏析◎好散文难写,好的乡愁散文更难写。何况,这是一本颇具匠心的集子!当我手捧杨建英先生的散文集《那当儿》时,感觉沉甸甸的,如同重器,压手!
——高和鸿(北京高校教授、著名文艺评论家)
[重在真情]
文重情义,有情共鸣。
文集中的事儿都是先生儿时的记忆。他把这些记忆的珍珠用“情”巧妙地链接起来,在我眼前展开了一幅深刻而丰富的农村生活画卷:睡土炕、老家贼、盗花生盗白薯……
我们是老乡,先生老家在大马村,我老家在白房子,同处刺猬河沿岸。我们年龄相仿,先生长我一岁,儿时的经历差不多。因此,书中所有的故事情节,我都能对号入座。换句话说,就是先生写的内容都写到我的心坎里去了,说出了我心里的话、道出了我心中的情。正是因为这样,我才不论昼夜,一有空儿就将书翻开细看,触动心灵时,掩上书、闭上眼,静静回味,思绪随之不断地跳动着、跳动着……
文集出版后,先生嘱我写篇评论,这是对我的高度认可,也是对我的一片真情。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爽快地回答:“此书,我要读上五十遍,把书看透再开笔。”
散文重在写情。书中体现了很多真情——对亲人的真情、对同学的真情、对家乡的真情、对土地的真情、对自然的真情、对时代的真情、对生活的真情、对社会的真情、对国家的真情、对文化的真情,这些真情汇聚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大大的“爱”字,在他心中像热火一样燃烧……这些真情实感不仅锁住了我的心,也将锁住所有读者的心,凸显出书中真实的厚重,仿佛在中国散文界掷入一颗明珠,很是耀眼!
[重在笔法]
笔法入微,很是细腻。
初读文集,觉得很容易懂,这种感觉实际上是错误的。得品,反复地品,越品越有味!写得好是作者的功力,如同大厨做出的美食;品得出是读者阅读的功力,如同好吃的食客。我一遍一遍读、一遍一遍品,总有浓郁的味道扑鼻而来,发现书中到处都是香气,勾出了心中所有的“馋虫”。
这种细腻就是人品。与先生交往,仅在短暂的时间里会过两面,其余均为微信联系,发现他是个细腻之人。所谓细腻,就是他对事很细心,考虑周全、把握到位。在书中,他把人与人、人与事、人与情、人与环境的“细腻”把握得耐人寻味,很有妙意!书中最大的“妙”就是先生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在艰难的岁月里,却处处流露出“甜”,也许,他想这正是生活该有的“味道”吧!这种细腻是一种人的心灵之美。
这种细腻是文品。散文重在写情,写情的关键在于细腻,把读者的心勾住,能在读者心中反复揉搓这种情。朴实无华地把情融在文字中,用老话、土话真实地记录儿时的故事,没有大规模的情节渲染,没有矫揉造作上的文字矫情,甚至没怎么使用修辞,却能把读者一步一步带入文中、情中,达到了应有的文学效果。这种细腻正是一种文学之美。
这种细腻有品位。文分三品:上、中、下。如果需要给文集一个品位的话,我毫不犹豫地说:上品。上品的商品耐看,越看越美;上品的美食有嚼头,越品越美。文集的细腻味就是反复“嚼”出来的,只能按上品定位,读来处处新奇。不信的话,您问问其他读者的感触?
[重在积累]
学贵真知,化作神奇。
因为职业缘故,没有知识含量的书,我向来是不读不看的。文集不厚,仅242页;字数也不多,才20万字;体积也不大,是个小开本。但我为什么觉得如此沉重呢?
答曰:有知识含量。
文集虽然写的都是先生家乡的事儿,却像一部百科全书,记录了许许多多有趣的知识。正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宗介华先生在序中讲的:知识多。您读此书后,也一定会有与宗先生和我相同的感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读书多了,笔下才能“电闪雷鸣”,写出好作品。文集中记录先生读书的事儿不多,但字里行间都显露出先生好读书、苦读书的影子,因此,在我心里树立起了一个“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读书人的高大形象。
正因为有知识含量,这就不是一本粗制滥造的书,而是精品。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吃不准的词儿就问”,这是一种“苦吟”精神。因此,恰如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一样“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换个角度讲,这本文集是先生长期学习、观察、积累与思考的结果。先生说,年轻时,他便立志要写一本乡愁的书。这是他远离亲人、身在他乡的内心真实写照,自此,默默地耕耘、默默地收获,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仰望天空,《那当儿》如同彩云,散发光彩;凝望高山,《那当儿》如同青松,屹立坚韧;凝视大地,《那当儿》如同花朵,美丽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