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的这份怪味凉面里藏着“三件怪事”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楠)5元钱,你能在阿勒泰吃到什么样的午餐?
在阿勒泰市七点半面馆,5元钱刚好是一碗怪味凉面的价格。
5元的怪味凉面,源于店主王江涛一个平凡的心愿,背后,还隐藏着三件不平凡的“怪事”。
第一怪:价钱怪,5元促销价成永久价
“一开始就想做个开业促销,没想到这凉面这么受欢迎。”王江涛说,“街坊邻居尤其是老人、学生已经习惯这个价了,我心一横,以后都不涨了,就这价吧!”从此,“促销价”变成了“永久价”。
43岁的王江涛人生经历颇为丰富。种过地、开过挖掘机,在工程行业摸爬滚打多年。“这些年走南闯北,总觉得还是家乡阿勒泰最好。”王江涛感慨道,“就一个念头——我要回家,再也不离开了!”今年5月,他毅然转行,从找店面到开业只用了十余天,投入二十多万元在阿勒泰开了这家面馆。“虽然大家一直夸我有一手好厨艺,但今年我还是专程去成都系统学习了凉面手艺,带回了地道的‘怪味’配方。”

面对成本压力,王江涛看得很开:“味道和价格没关系,第一个想法是我要做好,到现在也没想过要挣多少钱,让所有人都能吃得起,大家吃了后说声好,我就心满意足了。”这个因善念而生的举动,让这碗面成了整条街心照不宣的温情约定。
第二怪:老板怪,他总爱“算错账”

王江涛有个出了名的习惯——总爱“算错账”。环卫工人来吃饭,他摆摆手说“不用给了”;看着手头拮据的客人,他故意少算几元钱;遇到困难老人,他不仅分文不收,还悄悄往碗里多添几个饺子。
最让人动容的是那个总坐在角落的孩子。孩子妈妈离开阿勒泰前特意嘱咐:“饿了就来这家店。”从那天起,每天放学时分,这个瘦小的身影都会出现在店门口。

王江涛分文不收,还特意在孩子碗里多加些肉,每天还往孩子书包侧袋塞一瓶饮料,“好好读书,饿了就来找叔叔。”两个多月来,一顿饭、一瓶饮料,成了两人之间一份静默的约定。
“我是故意算错的。”王江涛腼腆地笑着,“少收几元,我亏不了多少,却能让人家吃顿饱饭。”每当看到客人为难的样子,他就会假装看一眼菜单,然后报出一个“优惠价”。“谁还没个难处呢?能帮一把是一把……”
第三怪:理念怪,想守住“家的味道”

“说实话,短视频、流量啊,这些新潮的东西我们不擅长,我们还是传统一些。”面对快节奏的社会,王江涛还是守着“过时”的经营理念。
这份“不追随”,反而成了小店最珍贵的坚持。在餐饮业追逐网红产品、创新口味的今天,王江涛的菜单上依然是面、饺子、馄饨、卤肉这些传统美食,店里的饺子、馄饨都是纯手工制作,王江涛还在不断调试新馅料。

“我自己就喜欢吃馅大的饺子,将心比心,来吃饭的客人肯定也喜欢实实在在的馅料,我们就做最拿手的!”王江涛说。
小店意外地成了天南地北食客们寻找慰藉的地方。一位从东北考到阿勒泰的教师每周末都要来店里吃一碗怪味凉面搭配卤肉,“想家的时候,就来这儿吃家的味道。”一位刚结束环疆之旅的七旬老人,在阿勒泰的最后一站走进小店,吃完后动情地说:“走了几个月,这是我吃过最舒心的一顿饭。”
正吃着面的江苏工人芦世文面对记者,道出了许多食客的共鸣:“都是现做的,就像吃家里饭一样让人舒服。”
小店没有时髦的装修,没有花哨的营销,却用最朴素的方式守护着舌尖上的记忆,让每个走进来的人都能尝到那份久违的、温暖的“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