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糖不缺幸福感 医生支招全周期健康管理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古扎丽·阿布都热西提)11月14 日,在第1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来临之际,地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医生郑秀娟接受记者专访,结合临床经验解读糖尿病防治关键,分享提升患者幸福感的实用方案。
据了解,2024—2026年联合国糖尿病日持续聚焦“糖尿病与幸福感”主题,呼吁社会各界把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置于核心,打破“患糖即失乐”的认知误区。
“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而是可防可治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良好的管理能让患者维持高质量生活。”郑秀娟她表示。糖尿病以慢性高血糖为核心特征,由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发,典型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长期控制不佳可能诱发眼、肾、神经等多器官慢性并发症,但科学干预可显著降低风险。值得警惕的是,如今2型糖尿病已呈现年轻化趋势,职场人群因压力大、熬夜加班、奶茶油炸食品依赖、久坐不动等不良习惯,正成为高危群体。
郑秀娟指出,临床中36%的患者受焦虑、抑郁困扰,63%担忧并发症发生,这些心理问题会直接影响治疗依从性,形成“血糖波动—情绪焦虑—管理松懈”的恶性循环。她给出“身心双调”的幸福管理方案:在生理层面,坚持“管住嘴、迈开腿”的核心原则,无需过度忌口,可偶尔适量享用甜点,关键是保持规律饮食、适度运动的生活方式;在心理层面,要学会心胸宽广、避免钻牛角尖,通过读书、听音乐、正念呼吸等方式放松身心,拒绝“休息羞耻”带来的额外压力。
针对糖尿病防治,郑秀娟特别提醒三级预防的重要性:高危人群需定期筛查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确诊患者应遵医嘱规律用药、监测血糖,避免自行停药换药;已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需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进行针对性治疗,降低致残风险。郑秀娟说:“家人应多倾听患者心声,共同参与健康计划;社会需消除对糖尿病患者的歧视,提供更多适配的健身设施与健康饮食选择。”
“糖尿病管理不是‘苦行僧式’的自我约束,而是在科学指导下的生活优化。”郑秀娟表示,“希望广大患者树立正向心态,把健康习惯融入日常,通过个人、家庭与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在控糖路上收获稳稳的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