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基层行 | 紫皮大蒜成阿勒泰这个乡的“金蒜盘”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古扎丽·阿布都热西提 张楠)七月的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空气中飘散着阵阵蒜香。走进霍布勒特村,农户家门前晾晒的紫皮大蒜鳞茎饱满、色泽鲜亮。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紫皮大蒜正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以前,我们拉着大蒜到阿勒泰市区售卖;现在,我们的蒜特别有名,客人自己就找上门了!”71岁的霍布勒特村村民岳金莲高兴地说。这位有着40多年大蒜售卖经历的老人,见证了紫皮大蒜从“土里宝”变成“金蒜盘”。
在阿尔恰特村,蒜香同样吸引着八方来客。“游客看见我们的大蒜就走不动道!”村民崔桂娥说,“种植量大的农户在群里一发消息,电话就响个不停。这里的大蒜蒜素高、味道好,老顾客都知道!”说话间,一辆私家车停在院外,游客王娟下车便询问:“听说你们这儿的大蒜特别香,给我来三辫!”
紫皮大蒜作为当地传承60年的传统种植作物,凭借皮薄瓣匀、营养丰富的特性,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金字招牌”。霍布勒特村乡村振兴第一书记谢孟杰说:“全乡种植大蒜面积只有10亩,但论头售卖的模式确保每亩收入能达到7000 ~10000元。蒜苔亩产能达到100公斤,每公斤10元,收入很可观。”
为让“小蒜头”长成“大产业”,当地政府打出政策“组合拳”。“我们注册了‘汗德尕’商标,线下在集市设点展销。”谢孟杰拿起一辫大蒜展示,“给庭院种植户硬化地面、送围栏和鸡苗,就是要让大家放手干!”一旁的种植户李大叔接过话茬:“政府帮我们修路、找销路,现在我家院子里不仅种蒜,还养了鸡,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如今,蒜香萦绕的农家小院里,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与饱满的大蒜构成最美的乡村画卷。随着“汗德尕”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紫洋芋、白玉山药等特色产业的蓝图徐徐铺展,这片浸润着勤劳汗水的土地,正以“小庭院”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的“大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