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脚下咖啡香!阿勒泰“咖啡+”模式解锁文旅新玩法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楠)“滑了一冬的雪,最舍不得这杯雪山下的咖啡。”上海游客梅淑婷感慨道。4月23日,在阿勒泰市雪都不夜城克兰河跨河廊桥上,“山冶Bistro”餐酒吧内坐着欣赏河景的客人。这家开业于2023年的餐酒吧,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创意经营模式,已成为当地文旅新地标。
4月22日,在山冶Bistro餐酒吧,暖黄灯光流淌在深木色吧台,露台外暮色正温柔地漫过山脊线,咖啡的醇香在空气中缠绕,此时,城市的喧嚣早已被隔绝在层叠的青山之外,只剩咖啡余韵与壮阔山河景色相伴。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依托旅游资源优势,把咖啡文化与地域特色深度融合,咖啡业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阿勒泰的咖啡香正与雪山、草原、民俗风情交织融合,形成独特的消费吸引力。从街角小店到热门景区,咖啡经济如同一条纽带,串联起游客们的休闲时光与本地的经济发展。
4月22日,在山冶Bistro餐酒吧,暖黄灯光流淌在深木色吧台,露台外暮色正温柔地漫过山脊线,咖啡的醇香在空气中缠绕,此时,城市的喧嚣早已被隔绝在层叠的青山之外,只剩咖啡余韵与壮阔山河景色相伴。
“我们以独特的风景和较高性价比吸引顾客,周末基本满座。”“山冶Bistro”餐酒吧咖啡师周洋说,“消费者对‘诗与远方’的追求和审美品位的提高对经营者提出了更多要求,不止环境和产品要‘出片’,还需要咖啡师在产品研发、原料甄选、冲泡技术等专业技能方面下功夫,才能让‘咖啡+山河美景’充分释放消费活力。”
今年冬天,布尔津县禾木老村的沐野咖啡酒吧内,游客们在小木屋喝着咖啡,观赏禾木美景,雪原木屋、雾凇白桦与远处雪山,都融进了咖啡的暖意里。 图片由咖啡主理人王希凤提供
在布尔津县禾木喀纳斯蒙古族乡禾木村的“沐野”咖啡馆酒吧,游客可以点一杯气泡冰萃,再请老板帮拍一张“氛围感”照片。这里为游客旅途中的休闲时光增添了些许“阿勒泰魅力”。“店铺从选址到装修,最大限度保留了禾木村的原始风貌,与窗外的雪山、草甸相得益彰,我们主打‘慢生活’体验,很多游客就是冲着这份闲适而来。”“沐野”咖啡馆酒吧主理人王希凤说,“今后,我们将打造多种场景,为游客们带来更多美好体验。”
阿勒泰市归巢咖啡店《我的阿勒泰》创意咖啡。 图片由店长李凯提供
眼下,阿勒泰正以“咖啡+”模式开辟新赛道。从库迪、贝瑞、幸运咖等连锁品牌的入驻,到独立咖啡馆“沐野”咖啡馆酒吧在禾木村的创意实践,当地依托旅游资源优势,把咖啡文化与民俗风情深度融合,形成“咖啡香伴雪山草原”的独特消费IP。